房自請:「歲竟,乘傳奏事。 」天子許焉。 房自知數以論議為大臣所非,與石顯等有隙,不欲遠離左右,乃上封事曰:「臣出之後,恐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願歲盡乘傳奏事,蒙哀見許。 乃辛已,蒙氣復乘卦,太陽侵色,此上大夫覆陽而上意疑也。 己卯、庚辰之間,必有欲隔絶臣,令不得乘傳奏事者。 」 房未發,上令陽平侯王鳳承製詔房止無乘傳奏事。 房意愈恐。 秋,房去至新豐,因郵上封事曰:「臣前以六月中言《遁卦》不效,法曰:『道人始去,寒湧水為災。 』至其七月,湧水出。 臣弟子姚平謂臣曰:『房可謂知道,未可謂通道也。 房言災異,未嘗不中。 湧水已出,道人當逐死,尚復何言!』臣曰:『陛下至仁,于臣尤厚,雖言而死,臣猶言也。 』平又曰:『房可謂小忠,未可謂大忠也。 昔秦時趙高用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高威自此成,故秦之亂,正先趣之。 』今臣得出守郡,自詭效功,恐未效而死,惟陛下毋使臣塞湧水之異,當正先之死,為姚平所笑。 」房至陝,覆上封事曰:「臣前白願出任良試考功,臣得居內。 議者知如此于身不利,臣不可蔽,故雲『使弟子不若試師。 』臣為刺史,又當奏事,故復雲『為刺史,恐太守不與同心,不若以為太守。 』此其所以隔絶臣也。 陛下不違其言而遂聽之,此乃蒙氣所以不解、太陽無色者也。 臣去稍遠,太陽侵色益甚,唯陛下毋難還臣而易逆天意。 邪說雖安於人,天氣必變,故人可欺,天不可欺也,願陛下察焉。 」 房去月餘,竟征下獄。 初,淮陽憲王舅張博,傾巧無行,多從王求金錢,欲為王求入朝。 博從京房學,以女妻房。 房每朝見,退輒為博道其語。 博因記房所說密語,令房為王作求朝奏草,皆持柬與王,以為信驗。 石顯知之,告房與張博通謀,非謗政治,歸惡天子,詿誤諸侯王。 皆下獄,棄市,妻子徙邊。 鄭弘坐與房善,免為庶人。 御史中丞陳咸數毀石顯,久之,坐與槐裡令朱雲善,漏泄省中語,石顯微伺知之,與雲皆下獄,髡為城旦。 石顯威權日盛,公卿以下畏顯,重足一跡。 顯與中書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顯內自知擅權專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納用左右耳目以間己,乃時歸誠,取一信以為驗。 顯嘗使至諸官,有所征發,顯先自白:「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 」上許之。 顯故投夜還,稱詔開門入。 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 顯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群下無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 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掃除之役,死無所恨。 唯陛下哀憐財幸,以此全活小臣。 」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 初,顯聞眾人匈匈,言己殺前將軍蕭望之,恐天下學士訕己,以諫大夫貢禹明經箸節,乃使人致意,深自結納,因薦禹天子,歷位九卿,禮事之甚備。 議者於是或稱顯,以為不妒譖望之矣。 顯之設變詐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類也。 荀悅曰:夫佞臣之惑君主也甚矣,故孔子曰:「遠佞人。 」非但不用而已,乃遠而絶之,隔塞其源,戒之極也。 孔子曰:「政者,正也。 」夫要道之本,正己而已矣。 平直真實者,正之主也。 故德必核其真,然後授其位;能必核其真,然後授其事;功必核其真,然後授其賞;罪必核其真,然後授其刑;行必核其真,然後貴之;言必核其真,然後信之;物必核其真,然後用之;事必核其真,然後修之。 故眾正積于上,萬事實于下,先王之道,如斯而已矣! 八月,癸亥,以光祿勛匡衡為御史大夫。 閏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 冬,十一月,齊、楚地震,大雨雪,樹折,屋壞。 孝元皇帝下建昭三年(乙酉,公元前三六年) 夏,六月,甲辰,扶陽共侯韋玄成薨。 秋,七月,匡衡為丞相。 戊辰,衛尉李延壽為御史大夫。 冬,使西域都護、騎都尉北地甘延壽、副校尉山陽陳湯共誅斬匈奴郅支單于于康居。 第1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