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匈奴屠耆單于使先賢撣兄右奧鞬王,與烏藉都尉各二萬騎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 是時西方呼揭王來與唯犁當戶謀,共讒右賢王。 言欲自立為單于。 屠耆單于殺右賢王父子,後知其冤,復殺唯犁當戶。 於是呼揭王恐,遂畔去,自立為呼揭單于。 右奧鞬王聞之,即自立為車犁單于。 烏藉都尉亦自立為烏藉單于。 凡五單于。 屠耆單于自將兵東擊車犁單于,使都隆奇擊烏藉。 烏藉、車犁皆敗,西北走,與呼揭單于兵合為四萬人。 烏藉、呼揭皆去單于號,共併力尊輔車犁單于。 屠耆單于聞之,使左大將、都尉將四萬騎分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自將四萬騎西擊車犁單于。 車犁單于敗,西北走。 屠耆單于即引兵西南留闟敦地。 漢議者多曰:「匈奴為害日久,可因其壞亂,舉兵滅之。 」詔問御史大夫蕭望之,對曰:「《春秋》,晉士逾帥師侵齊,聞齊侯卒,引師而還,君子大其不伐喪,以為恩足以服孝子,誼足以動諸侯。 前單于慕化鄉善,稱弟,遣使請求和親,海內欣然,夷狄莫不聞。 未終奉約,不幸為賊臣所殺;今而伐之,是乘亂而幸災也,彼必奔走遠遁。 不以義動兵,恐勞而無功。 宜遣使者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 四夷聞之,咸貴中國之仁義。 如遂蒙恩得復其位,必稱臣服從,此德之盛之。 」上從其議。 冬,十有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韓延壽代蕭望之為左馮翊。 望之聞延壽在東郡時放散官錢千餘萬,使御史案之。 延壽聞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馮翊時廩犧官錢放散百餘萬。 望之自奏:「職在總領天下,聞事不敢不問,而為延壽所拘持。 」上由是不直延壽,各令窮竟所考。 望之卒無事實。 而望之遣御史案東郡者,得其試騎士日車服侍衛奢僭逾制;又取官銅物,候月食鑄刀,效尚方事;及取官錢帛私假徭使吏;及治飾車甲三百萬以上。 延壽竟坐狡猾不道,棄市。 吏民數千人送到渭城,老小扶持車轂,爭奏酒炙。 延壽不忍距逆,人人為飲,計飲酒石餘。 使掾、史分謝送者:「遠苦吏民,延壽死無所恨!」百姓莫不流涕。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鳳二年(乙丑,公元前五六年) 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畤。 車騎將軍韓增薨。 五月,將軍許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大將軍。 丞相丙吉年老,上重之。 蕭望之意常輕吉,上由是不悅。 丞相司直奏望之遇丞相禮節倨慢,又使吏買賣,私所附益凡十萬三千,請逮捕系治。 秋,八月,壬午,詔左遷望之為太子太傅;以太子太傅黃霸為御史大夫。 匈奴呼韓邪單于遣其弟右谷蠡王等西襲屠耆單于屯兵,殺略萬餘人。 屠耆單于聞之,即自將六萬騎擊呼韓邪單于。 屠耆單于兵敗,自殺。 都隆奇乃與屠耆少子右谷蠡王姑瞀樓頭亡歸漢。 車犁單于東降呼韓邪單于。 冬,十一月,呼韓邪單于左大將烏厲屈與父呼累烏厲溫敦皆見匈奴亂,率其眾數萬人降漢;封烏厲屈為新城侯,烏厲溫敦為義陽侯。 是時李陵子復立烏藉都尉為單于,呼韓邪單于捕斬之;遂復都單于庭,然眾裁數萬人。 屠耆單于從弟休旬王自立為閏振單于,在西邊;呼韓邪單于兄左賢王呼屠吾斯亦自立為郅支骨都侯單于,在東邊。 光祿勛平通侯楊惲,廉潔無私;然伐其行能,又性刻害,好發人陰伏,由是多怨于朝廷。 與太仆戴長樂相失。 人有上書告長樂罪,長樂疑惲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曰:「惲上書訟韓延壽,郎中丘常謂惲曰:『聞君侯訟韓馮翊,當得活乎?』惲曰:『事何容易,脛脛者未必全也!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謂「鼠不容穴,銜窶數」者也。 』又語長樂曰:『正月以來,天陰不雨,此《春秋》所記,夏侯君所言。 』」事下廷尉。 廷尉定國奏惲怨望,為訞惡言,大逆不道。 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 中宗孝宣皇帝下五鳳三年(丙寅,公元前五五年) 春,正月,癸卯,博陽定侯丙吉薨。 班固贊曰:古之制名,必由象類,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故《經》謂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而成也。 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勢也。 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 是時黜陟有序,眾職修理,公卿多稱其位,海內興于禮讓。 覽其行事,豈虛虖哉! 第1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1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