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歲,以御史中丞南陽杜周為廷尉。 周外寬,內深次骨,其治大放張湯。 時詔獄益多,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減百餘人;廷尉一歲至千餘章,章大者連逮證案數百,小者數十人,遠者數千,近者數百里會獄。 廷尉及中都官詔獄至六七萬人,吏所增加,十萬餘人。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一零八年) 冬,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馬頭。 上遣將軍趙破奴擊車師。 破奴與輕騎七百餘先至,虜樓蘭王,遂破車師,因舉兵威以困烏孫、大宛之屬。 春,正月,甲申,封破奴為浞野侯。 王恢佐破奴擊樓蘭,封恢為浩侯。 於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門矣。 初作角抵戲、魚龍曼延之屬。 漢兵入朝鮮境,朝鮮王右渠發兵距險。 樓船將軍將齊兵七千人先至王險。 右渠城守,窺知樓船軍少,即出城擊樓船;樓船軍敗散,遁山中十餘日,稍求退散卒,復聚。 左將軍擊朝鮮氵具水西軍,未能破。 天子為兩將未有利,乃使衛山因兵威往諭右渠。 右渠見使者,頓首謝:「願降,恐兩將詐殺臣,今見信節,請復降。 」遣太子入謝,獻馬五千匹,及饋軍糧;人眾萬餘,持兵方渡氵具水。 使者及左將軍疑其為變,謂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 」太子亦疑使者、左將軍詐殺之,遂不渡氵具水,復引歸。 山還報天子,天子誅山。 左將軍破氵具水上軍,乃前至城下,圍其西北,樓船亦往會,居城南。 右渠遂堅守城,數月未能下。 左將軍所將燕、代卒多勁悍,樓船將齊卒已嘗敗亡困辱,卒皆恐,將心慚,共圍右渠,常持和節。 左將軍急擊之。 朝鮮大臣乃陰間使人私約降樓船,往來言尚未肯決。 左將軍數與樓船期戰,樓船欲就其約,不會。 左將軍亦使人求間隙降下朝鮮,朝鮮不肯,心附樓船,以故兩將不相能。 左將軍心意樓船前有失軍罪,今與朝鮮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計,未敢發。 天子以兩將圍城乖異,兵久不決,使濟南太守公孫遂往正之,有便宜得以從事。 遂至,左將軍曰:「朝鮮當下,久之不下者,樓船數期不會。 」具以素所意告,曰:「今如此不取,恐為大害。 」遂亦以為然,乃以節召樓船將軍入左將軍營計事,即命左將軍麾下執樓船將軍,並其軍。 以報天子,天子誅遂。 左將軍已並兩軍,即急擊朝鮮。 朝鮮相路人、相韓陰、尼谿相參、將軍王唊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樓船今執,獨左將軍並將,戰益急,恐不能與戰;王又不肯降。 」陰、唊、路人皆亡降漢,路人道死。 夏,尼谿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 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己又反,復攻吏。 左將軍使右渠子長、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諭其民。 誅成己。 以故遂定朝鮮,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封參為澅清侯,陰為萩苴侯,唊為平州侯,長為幾侯,最以父死頗有功,為涅陽侯。 左將軍征至,坐爭功相嫉乖計,棄市。 樓船將軍亦坐兵至列口,當待左將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人。 班固曰:玄菟、樂浪,本箕子所封。 昔箕子居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為民設禁八條,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以谷償;相盜者,男沒入為其家奴,女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雖免為民,俗猶羞之,嫁娶無所售。 是以其民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不淫闢。 其田野飲食以籩豆,都邑頗放效吏,往往以杯器食。 郡初取殞于遼東,吏見民無閉臧,及賈人往者,夜則為盜,俗稍益薄,今于犯禁浸多,至六十餘條。 可貴哉,仁賢之化也!然東夷天性柔順,異於三方之外。 故孔子悼道不行,設浮桴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 秋,七月,膠西于王端薨。 武都氐反,分徙酒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四年(甲戌,公元前一零八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 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幸河東。 春,三月,祠后土,赦汾陰、夏陽、中都死罪以下。 夏,大旱。 第1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上》
第1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