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 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繫起來閲讀。 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 水錶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 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並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 此處,由於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 本章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評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水的讚美;二是「正言若反」。 張松如說:「在世界上,弱能勝強,柔能制剛的事例是不乏見的。 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親身經歷了這個時代的許多大變化,看到了曾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這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發生重大影響;同時,在這個時期,隨着鐵器的廣泛使用,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鬥爭中,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 」「在更遠的時代,水的特點還沒有為人們所瞭解,保留《山海經》中禹治洪水的傳說,和老子書中對於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認識,是很不相同的。 」老子認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 這裡,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 所以,對於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聖人就像水一樣,甘願處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再說「正言若反」。 老子所說「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等等。 孫中原說:「這裡連句子的結構都是類似的。 ……他們本來是彼此相異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但在某種條件下,某種意義上,表示某種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對方具有了統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彼此同一、一致。 這樣,在同一個判斷中,就包含了對立概念的流動、轉化,體現了概念的靈活性。 這種靈活性是有條件的,老子中的話也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 」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①,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②,而不責③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④。 天道無親⑤,常與善人。 [譯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餘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聖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並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 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 自然規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註釋] 1、報怨以德:許多學者都以為此句原在六十三章內,但據上下文意應在本章內。 2、契:契約。 3、責:索取所欠。 4、司徹:掌管稅收的官職。 5、無親:沒有偏親偏愛。 [引語] 本章繼續討論「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道理,提示為政者不可蓄怨於民,警告統治者不要激化與老百姓之間的矛盾。 因為積怨太深,就難以和解,用稅賦去搾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會構怨於民。 所以,為政者應該像有道的聖人那樣,行「無為」之治,以「德」化民,給予而不索取,不擾害百姓。 這就是「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評析] 第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道德經註譯》
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