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第二層意思。 老子說「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這是老子對國計民生的具體思考。 胡寄窗寫道:「老子把工藝技巧認定為社會禍亂的原因,他們要求廢除工藝技巧,甚至認為盜賊之產生也是由於工藝技巧的關係」,「可見他們對工藝技巧的深惡痛絶。 堅決反對工藝技巧是道家經濟思想的特點。 初期儒家並不根本反對工藝之事,只不讚成儒者從事工藝,甚至有時還承認工藝的重要作用。 墨家之推重工藝自不必說。 戰國後期的儒法各學派,雖鄙視工藝,但尚肯定工藝之社會作用。 只有道家才錯誤地把工藝看作是社會禍亂的根源。 」「老子反對工藝技巧的這一觀點,非常奇特,與戰國各學派以及戰國以後各封建時期的思想都迥然不同。 這一觀點本身不僅是消極落後,而且是反動的。 」(《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第211頁)這種分析雖有其道理,但我們感到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再作分辨。 老子重視「無為」,重視「質樸」,重視「勤儉」,他反對工商的觀點有其指導思想的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客觀地講,老子並不是籠統地、絶對地反對工商,他主要反對的是統治者借工商積斂財貨,過奢侈豪華、醉生夢死的荒淫生活,並不反對老百姓求富,因為在本章中,老子說「我無事,而民自富」。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證據。 籠統地講老子反對工商業的發展,恐怕還要再找一些論據。 第58章: 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⑤。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⑥。 人之迷,其日固久⑦。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劌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譯文] 政治寬厚清明,人民就淳樸忠誠;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 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 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 正忽然轉變為邪的,善忽然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 因此,有道的聖人方正而不生硬,有稜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註釋] 1、悶悶:昏昏昧昧的狀態,有寬厚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樸厚道的意思。 3、察察:嚴厲、苛刻。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滿足之意。 5、其無正也:正,標準、確定;其,指福、禍變換。 此句意為: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 6、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惡。 這句話意為:正的變為邪的,善的變成惡的。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禍、福之門,而不知其循環相生之理者,其為時日必已久矣。 (嚴靈峰釋語)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傷人。 9、廉而不劌:廉,鋭利;劌,割傷。 此句意為:鋭利而不傷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引語] 前面幾章論述「德」在政治、社會、人生方面的體現,本章講的是政治、社會、人生方面的辯證法。 本章裡提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對於此句將在本章評析中詳細論及。 對於此章的研究,有的學者認為各段落之間的文義不一致,不連貫,可能有錯簡的情況。 我們這裡仍依據原文引述,未做文字方面的調整。 [評析]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道德經註譯》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