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大象①,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②。 樂與餌③,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④。 [譯文]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嚮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於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 音樂和美好的食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是平淡而無味兒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 [註釋]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則,於是。 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3、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4、既:盡的意思。 [引語] 這一章,述說了「道」的作用和影響,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論「道」的重複,而是隱寓着言外之意。 「道」的作用和影響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們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 因而可以這樣說,本章實為「道」的頌歌。 在《道德經》中,「道」已經被多次論及,但從來沒有重複,而是層層深入、逐漸展開,使人切實感受「道」的偉大力量。 [評析] 「樂與餌」指流行的仁義禮法之治,「過客」指一般的執政者,但還不是指最高統治者。 老子在本章裡警誡那些執政的官員們不要沉湎于聲色美食之中,應該歸附於自然質樸的大道,才能保持社會的安定與發展。 統治集團縱情聲色,不理政事,這是在春秋末年帶有普遍性的現象。 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使人民群眾遭受嚴重的痛苦。 而在日常生活中,統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關心人民群眾的死活。 老子對於當時這種狀況極為清楚,他這章裡所說的話,表明他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憂慮的歷史責任感。 第36章: 將欲歙之①,必固張之②;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③,必固與之④。 是謂微明⑤,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⑥,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 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勝剛強。 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註釋] 1、歙:斂,合。 2、固:暫且。 3、取:一本作「奪」。 4、與:給,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脫:離開、脫離。 7、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 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 [引語] 有人認為這一章也是講用兵的道理,不過我們認為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本章談到若干對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問題。 例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等都可以說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以引起人們的警覺注意。 這種觀點貫穿于《道德經》全書。 [評析] 從這一章的內容看,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矛盾轉化辯證關係,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覺注意。 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此時,它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對於事態發展的具體分析,貫穿了老子所謂「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 在以上所講「合」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與」這四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老子寧可居于柔弱的一面。 在對於人與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觀察研究之後,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裡面蘊含著內斂,往往富於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 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剛強的東西,由於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去發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 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外表。 第37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①。 候王若能守之②,萬物將自化③。 化而欲作④,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⑤,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⑥。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⑦。 [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 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 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慾時,我就要用「道」來鎮住它。 用「道」的真樸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慾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慾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註釋] 1、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 「無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道德經註譯》
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