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經》一開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過認識天地、芻狗、風箱、山谷、水、土、容器、鋭器、車輪、房屋等具體的東西去發現抽象的道理。 他的學說往往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而並非總在故弄玄虛。 馮友蘭先生曾說:「老子所說的『道』,是『有』與『無』的統一,因此它雖然是以『無』為主,但是也不輕視『有』,它實在也很重視『有』,不過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 老子第二篇說『有無相生』,第十一章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話很巧妙地說明『有』和『無』的辯證關係。 一個碗或茶盅中間是空的,可正是那個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 房子裡面是空的,可正是那個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 如果是實的,人怎麼住進去呢?老子作出結論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它把「無」作為主要的對立面。 老子認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無』的辯證的統一,這是對的;但是認為『無』是主要對立面,這就錯了。 畢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纔能發揮作用。 如果本來沒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沒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沒有了。 」(《老子哲學討論集》第117頁) 第12章: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聾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狂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 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註釋] ①五色:指青、黃、赤、白、黑。 此指色彩多樣。 ②目盲:比喻眼花繚亂。 ③五音:指宮、商、角、徵、羽。 這裡指多種多樣的音樂聲。 ④耳聾:比喻聽覺不靈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這裡指多種多樣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覺失靈,生了口病。 古代以「爽」為口病的專用名詞。 ⑦馳騁:縱橫奔走,比喻縱情放蕩。 ⑧畋獵:打獵獲取動物。 畋,音tian • ,打獵的意思。 ⑨心發狂:心旌放蕩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傷害操行。 妨,妨害、傷害。 ⑾為腹不為目:只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 「腹」在這裡代表一種簡樸寧靜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種巧偽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彼」指「為目」的生活;「此」指「為腹」的生活。 [引語] 對於這一章,人們普遍認為老子是針對奴隷主貴族貪慾奢移、縱情聲色而寫的,是揭露和勸誡,也是嚴正警告。 但對此章在具體解釋時,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說,老子從反對統治階級腐朽生活出發,得出一般結論,即反對一切聲色,否定發展文化。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老子所謂「為腹不為目」的說法,是把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對立起來,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種表現,即只要給人們溫飽的生活就可以了,這是徹底的文化否定論。 另一種意見認為,老子所說的「五色」、「五聲」、「五味」、圍獵之樂、難得之貨,並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質生活與精神文明對立起來的問題,這些反映了奴隷主貴族糜爛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聾、令人心發狂的腐朽文化,這種文化的價值也不過等同於打獵之樂和難得之貨。 這兩種意見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異,也有學者價值觀的區別。 不過,此處的爭論倒是提醒我們今天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重視精神文明的發展,反對物慾橫流引起的精神腐蝕。 [評析]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道德經註譯》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