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 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鋒鋭,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隱沒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註釋] ①沖:通盅(chong • ),器物虛空,比喻空虛。 ②有弗盈:有,通又。 盈:滿,引申為盡。 ③淵:深遠。 呵(a • ):語助詞,表示停頓。 ④宗:祖宗,祖先。 ⑤銼其兌:銼(cuo • ):消磨,折去。 兌(ui • ):通鋭,鋭利、鋒利。 銼其鋭:消磨掉它的鋭氣。 ⑥解其紛:消解掉它的糾紛。 ⑦和其光:調和隱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塵:把自己混同於塵俗。 以上四個「其」字,都是說的道本身的屬性。 ⑨湛(zhan • ):沉沒,引申為隱約的意思。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書中「浮沉」的「沉」多寫作「湛」。 「湛」、「沉」古代讀音相同。 這裡用來形容「道」隱沒于冥暗之中,不見形跡。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 連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無若存。 參見第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引語] 在本章裡,老子仍然在論述「道」的內涵。 他認為,「道」是虛體的,無形無象,人們視而不見,觸而不着,只能依賴于意識去感知它。 雖然「道」是虛體的,但它並非一無所有,而是蘊含著物質世界的創造性因素。 這種因素極為豐富,極其久遠,存在於天帝產生之先。 因而,創造宇宙天地萬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 這樣,老子從物質方面再次解釋了「道」的屬性。 承接第一章內容「無形」,老子稱頌「道」雖然虛不見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從「橫」的角度談,「道」而是無限博大,用之不盡;再從「縱」的角度談;「道」又是無限深遠,無以追溯其來歷,它好象是自然萬物的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 從此說來,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天帝),繼生萬物。 「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無上的主宰。 [評析] 在本章裡,老子通過形容和比喻,給「道」具體作以描述。 本來老子認為「道」是不可以名狀的,實際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種寫狀,這裡又接着描寫「道」的形象。 老子說,道是空虛無形的,但它所能發揮的作用卻是無法限量的,是無窮無盡而且永遠不會枯竭。 它是萬事萬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發展變化必須依賴的力量。 在這裡,老子自問:「道」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的呢?他沒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說它存在於天帝現相之前。 既然在天帝產生以前,那麼天帝也就無疑是由「道」產生出來的。 由此,研究者們得出結論,認為老子確實提出了無神論的思想。 也有的學者把老子的「道」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相提並論,認為這兩個範疇的內涵非常接近。 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是永恆的存在,萬事萬物皆依「邏各斯」而產生。 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創造的,而是創造世界的種子,是一種「以太」的物體。 「邏各斯」無時無處不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但人們卻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確實的。 (可參閲《古希臘羅馬哲學》第17—26頁)老子的「道」同樣具有「羅各斯」的這些屬性和職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在前四章裡,老子集中提出了「道」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於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並且處于變化發展之中等觀點。 此外,老子還提出了他自己對社會政治和人生處世的某些基本觀點。 這些學說無不充滿智慧的蘊含。 [解讀]思想的放蕩 把「道」喻為一隻肚內空虛的容器,是對其神秘性、不可觸摸性和無限作用的最直觀和最形象的譬喻。 哲理的揭示,只有紮根於形象,才會使蘊含的豐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動和富於想象力的發揮,老子對道的這種不拘常規的描述方式,給予後來道家人物自由放蕩的思想和行為以先導和啟迪意義。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老子道德經註譯》
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