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悼公與司馬侯一起登上高台眺望,說:「真快樂啊!」司馬侯說:「居高臨下觀景的快樂是快樂了,然而,德義的快樂卻還說不上。 」悼公問道:「什麼叫做德義?」司馬侯回答說:「諸侯的所作所為,天天在國君的旁邊,以他們的善行作為效法的榜樣,以他們的惡行作為自己的鑒戒,可稱得上德義了。 」悼公問道:「怎麼才能做到這樣呢?」司馬侯回答說:「叔向熟悉歷史書籍。 」於是悼公就召見叔向,叫他輔導太子彪。 第165講:平公六年①,箕遺及黃淵、嘉父作亂②,不克而死。 公遂逐群賊,謂陽畢曰③:「自穆侯以至于今④,亂兵不輟,民志不厭,禍敗無已。 離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陽畢對曰:「本根猶樹,枝葉益長,本根益茂,是以難已也。 今若大其柯,去其枝葉,絶其本根,可以少閒。 」公曰:「子實圖之。 」對曰:「圖在明訓,明訓在威權,威權在君。 君掄賢人之後有常位於國者而立之,亦掄逞志虧君以亂國者之後而去之,是遂威而遠權。 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 若從,則民心皆可畜。 畜其心而知其欲惡,人孰偷生?若不偷生,則莫思亂矣。 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也,欒書實覆宗,弒厲公以厚其家,若滅欒氏,則民威矣,今吾若起瑕、原、韓、魏之後而賞立之⑤,則民懷矣。 威與懷各當其所,則國安矣,君治而國安,欲作亂者誰與?」君曰:「欒書立吾先君⑥,欒盈不獲罪⑦,如何?」陽畢曰:「夫正國者,不可以暱于權,行權不可以隱于私。 暱于權,則民不導;行權隱于私,則政不行。 政不行,何以導民?民之不導,亦無君也,則其為暱與隱也,復害矣,且勤身。 君其圖之。 若愛欒盈,則明逐群賊,而以國倫數而遣之,厚箴戒圖以待之。 彼若求逞志而報于君,罪孰大焉,滅之猶少。 彼若不敢而遠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報其德,不亦可乎?」公許諾,盡逐群賊而使祁午及陽畢適曲沃逐欒盈,欒盈出奔楚。 遂令于國人曰:「自文公以來有力於先君而子孫不立者,將授立之,得之者賞。 」居三年,欒盈晝入,為賊于絳⑧。 范宣子以公入于襄公之宮⑨,欒盈不克,出奔曲沃,遂刺欒盈,滅欒氏。 是以沒平公之身無內亂也。 【註釋】 ①平公六年:晉平公六年,公元前522年。 ②箕遺、黃淵、嘉父:三人都是晉國大夫,是欒盈的黨羽。 ③陽畢:晉國大夫。 ④穆侯:桓叔的父親。 ⑤瑕:瑕嘉。 原:原軫。 韓:韓萬。 魏:畢萬,晉厲公滅魏,封畢萬于魏。 以上四人都有功于晉國。 ⑥先君:指晉悼公。 ⑦欒盈:即欒懷子,欒書的孫子,欒黶的兒子。 ⑧絳:晉國首都,在今山西侯馬市。 ⑨范宣子:即范匄,晉國正卿。 【譯文】 晉平公六年,箕遺、黃淵、嘉父發動叛亂,沒有成功就被殺了。 平公於是驅逐了他們的同黨,對陽畢說:「自從穆侯以來到現在,叛亂沒有停止過,民心不足,禍亂不斷。 背棄百姓將召致外患,恐怕要落在我身上,怎麼辦?」陽畢回答說:“禍亂的本根還樹立在那裡,枝葉越長,本根也就更加茂盛,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語譯註》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