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之上加愚昧,已經昏庸又加倍,成為夏桀同一類。 第390講: 25.7世之災,妒賢能, 飛廉知政任惡來(1)。 卑其志意,大其園囿,高其台(2)。 【註釋】 (1)飛廉、惡來:見8.15注(9)。 (2)本章韻腳:災、能、來、囿、台,之部。 【譯文】 再說商代的災害,在於嫉妒好人才, 飛廉竟然能執政,還要任用那惡來。 使得紂王心狹隘,增大園林講氣派,高高築起那露台。 第391講: 25.8武王怒(1),師牧野(2), 紂卒易鄉啟乃下(3)。 武王善之,封之於宋,立其祖(4)。 【註釋】 (1)武王:見4.12注(12)。 (2)牧野:古地名,一作坶野,在今河南淇縣西南。 (3)紂:見1.14 注(3)。 鄉:通「向」。 易鄉:改變方向,即倒戈。 啟:指微子啟,見15.5注(7)。 下:投降。 (4)本 章韻腳:怒、野、下、祖,魚部。 【譯文】 武王因此而發怒,進軍牧野攻打紂, 紂王士兵齊倒戈,微子投降做俘虜。 武王讚賞微子啟,把他封在宋國住,建立廟宇供祭祖。 第392講: 25.9世之衰,讒人歸, 比干見刳箕子累(1)。 武王誅之,呂尚招麾(2),殷民懷(3)。 【註釋】 (1)比干、刳、箕子:見8.15注(8)。 累:通「縲」(l • 6i • 雷),捆綁犯人的大繩子,引申為捆 綁,囚禁。 (2)呂尚:見11.19注(9)。 麾(hu • 9揮):指揮作戰用的旗子。 招麾:用戰旗指揮。 (3)本 章韻腳:衰、歸、累、懷,微部。 【譯文】 商代衰落將滅亡,讒佞歸附商紂王, 比干被剖挖心臟,箕子囚禁在牢房。 武王誅殺商紂王,呂尚指揮戰旗揚,商朝民眾全歸往。 第393講: 25.10世之禍,惡賢士(1), 子胥見殺百里徙(2)。 穆公任之(3),強配五伯(4),六卿施(5)。 【註釋】 (1)「士」字不入韻,疑作「佐」。 子胥為闔閭之佐而夫差惡之,百里為穆公之佐而晉獻公惡之, 所以說「惡賢佐」。 大概後來的抄書刻書者不明古音,認為「佐」與「移」(「徙」)、「施」不諧, 故臆改為「士」。 (2)子胥:見13.2注(8)。 百里:指百里奚,春秋時虞國大夫,晉獻公滅虞後被俘。 後來晉獻公把女兒嫁給秦國時把他作為陪嫁之臣。 他在途中外逃,被楚國人抓住。 秦穆公聽說他有才能,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回,授以國政。 他與蹇叔、由余等一起輔佐秦穆公建立了霸業。 「徙」字不 入韻,疑作「移」。 「徙」原來可能是「移」字的注文,它混入正文後,後人見多了一字而誤把「移」 字刪去了。 (3)穆公:秦穆公,名任好,春秋時秦國君主,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 (4)配:匹配, 相當。 五伯:見11.4注(5)。 配五伯:荀子不把秦穆公當作為五霸之一,所以只說「配五伯」。 (5) 六卿:古代天子有六軍,六軍的主將稱六卿。 春秋時一些強大的諸侯國如晉國也僭置六卿。 至于穆公 設置六卿的事,于史無征。 此或為誇飾之辭,形容其強大。 施:設置。 本章韻腳:禍、佐(今誤為「士」)、 移(今誤為「徒」)、施,歌部。 【譯文】 再說人間的禍殃,厭惡賢能的宰相, 子胥被殺而死亡,百里陪嫁到他邦。 穆公任用百里奚,匹敵五霸國家強,設置六卿威風揚。 第394講: 25.11世之愚,惡大儒, 逆斥不通孔子拘(1)。 展禽三絀(2),春申道綴(3),基畢輸(4)。 【註釋】 (1)逆:拒絶。 斥:排斥,驅逐。 通:通達,得志,指被重用而顯貴。 孔子拘:孔子五十六歲時 (公元前496年)離開魯國,到衛國住了十個月又打算去陳國,經過匡城(在今河南長垣縣西南)時, 由於陽虎曾欺凌過匡人,而孔子又長得像陽虎,所以匡人把孔子包圍了要拘捕他,結果孔子派隨行弟 子到衛國寧武子家去做家臣後才得脫險。 孔子六十三歲時(公元前489年),吳國攻陳,楚國前來救 陳,孔子住在陳、蔡之間,楚國派人聘請孔子,陳、蔡兩國怕楚國重用孔子而威脅到自己,於是派人 把孔子圍困在荒野上。 後楚昭王派兵來迎接孔子,才算免遭災禍。 詳《史記·孔子世家》。 (2)展禽: 春秋時魯國大夫,展氏,名獲,字子禽,封于柳下,謚惠,習稱柳下惠。 以善於講究禮節著稱。 他任 士師(掌管刑獄的官)時,三次被廢黜。 絀(ch • )觸):通「黜」,廢黜,罷免。 (3)春申:即楚國貴 族春申君黃歇。 楚頃襄王時他任左徒。 考烈王即位,他任令尹,封淮北地,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 年)改封于吳(今蘇州),號春申君。 公元前238年,考烈王死,他被王舅李園所殺。 荀子在公元前 第2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