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同「現」,表現。 極:根本,中心。 (4)芴(h • &忽)然:同「忽然」,恍惚,模糊不清的樣子, 形容不可捉摸。 (5)誻誻(t • 4踏)然:多話的樣子。 沸:沸騰,比喻言語嘈雜。 (6)窮:窮盡。 藉(ji • 8 借):借,指搬弄詞句。 極:見注(3)。 (7)此下見8.6注。 【譯文】 君子的言論,深入而又精微,貼近人情世故而有法度,具體說法參差錯落而大旨始終一致。 他使名稱正確無誤,辭句恰當確切,以此來努力闡明他的思想學說。 那些名稱、辭句,是思想、學說的使者,能夠用來互相溝通就可以撇下不管了;但如果不嚴肅地使用它們,就是一種邪惡。 所以名稱能夠用來表示實際事物,辭句能夠用來表達主旨,就可以撇下不管了。 背離這種標準的叫做語言遲鈍,這是君子所拋棄的,但愚蠢的人卻揀來當作自己的寶貝。 所以蠢人的言論,模糊而粗疏,吵吵嚷嚷而不合法度,羅唆而嘈雜。 他們使名稱富有誘惑力,辭句顯得眼花繚亂,而在思想學說方面卻毫無深意。 所以他們儘量搬弄詞句卻沒有個主旨,非常勞累卻沒有功效,貪于立名卻沒有聲譽。 所以,智者的言論,思索它容易理解,實行它容易安定,堅持它容易站得住,成功了一定能得到自己所喜歡的東西而不會得到自己所厭惡的東西。 可是愚蠢的人卻與此相反。 《詩》云:「你若是鬼是短狐,那就無法看清楚;你的面目這樣醜,給人看就看不透?作此好歌唱一唱,用來揭穿你的反覆無常。 」說的就是這種人啊。 第352講: 22.11凡語治而待去欲者(1),無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 凡語治而待寡慾者(2),無以節慾而困于多欲者也。 有欲無慾,異類也,生死也(3),非治亂也。 欲之多寡,異類也,情之數也,非治亂也。 欲不待可得,而求者從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從所可,受乎心也。 所受乎天之一欲,制於所受乎心之多,固難類所受乎天也。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 然而人有從生成死者(4),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故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 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于治?欲不及而動過之,心使之也。 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寡,奚止於亂?故治亂在於心之所可,亡於情之所欲。 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雖曰「我得之」,失之矣。 【註釋】 (1)去欲:這是道家的觀點。 如《老子》說:「常使民無知無慾,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 (第三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第三十七章)(2)寡慾:這是孟子、宋鈃的觀點。 如《孟子·盡 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慾。 」又見18.10。 (3)荀子認為人生活着就有慾望,死了才無慾望,所以說 「有欲無慾……生死也」。 (4)從(z • ^ng • 縱):通「縱」,放縱,此指放棄。 【譯文】 凡是談論治國之道而依靠去掉人們的慾望的,是沒有辦法來引導人們的慾望而被人們已有的慾望難住了的人。 凡是談論治國之道而依靠減少人們的慾望的,是沒有辦法來節制人們的慾望而被人們過多的慾望難住了的人。 有慾望與沒有慾望,是不同類的,是生與死的區別,但不是國家安定與動亂的原因。 慾望的多與少,是不同類的,是人情的必然現象,也不是國家安定與動亂的原因。 人的慾望並不等到其所欲之物可能得到才產生,但追求滿足慾望的人卻總是認為可能得到而爭取。 慾望並不等到其所欲之物可能得到才產生,這是來自天賦的;追求滿足慾望的人卻總是認為可能得到而爭取,這是出於內心的。 來自天賦的單純的慾望,被那些出於內心的眾多的思考所制約,結果當然很難再類似於來自天賦的本性了。 人們想要得到的,莫過于生存;人們所厭惡的,莫過于死亡。 但是人卻有捨生就死的,這不是不想活而想死,而是因為在那種情勢下不可以活而只可以死。 所以,有時慾望超過了某種程度而行動卻沒有達到那種程度,這是因為內心限止了行動。 內心所認可的如果符合道理,那麼慾望即使很多,又哪會妨害國家的安定呢?有時慾望沒有達到某種程度而行動卻超過了那種程度,這是因為內心驅使了行動。 內心所認可的如果違背道理,那麼慾望即使很少,又哪能阻止國家的動亂呢?所以國家的安定與動亂取決於內心所認可的是否合乎道理,而不在於人情的慾望是多是少。 不從根源所在的地方去尋找原因,卻從沒有關係的地方去找原因,雖然自稱「我找到了原因」,其實卻是把它丟了。 第353講: 第1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1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