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帝王聖人做事就不是這樣,他們知道那當君主的不美化、不裝飾就不能夠統一民心,財產不富足、待遇不優厚就不能夠管理臣民,不威嚴、不強大就不能夠禁止殘暴的人、戰勝凶悍的人。 所以一定要敲大鐘、打響鼓、吹笙竽、彈琴瑟來滿足自己耳朵的需要,一定要在器物上雕刻花紋、在禮服上繪製圖案來滿足自己眼睛的需要,一定要用牛羊豬狗等肉食、稻米穀子等細糧、帶有各種味道又芳香撲鼻的美味佳餚來滿足自己口胃的需要;此外,還要增多隨從人員、配備各種官職、加重獎賞、嚴肅刑罰來儆戒人們的心,使天下所有的人民,都知道自己所希望得到的全在君主這裡了,所以君主的獎賞能實行;都知道自己所害怕的全在君主這裡了,所以君主的處罰有威力。 獎賞能實行,處罰有威力,那麼有德才的人就能得到提拔任用,沒有德才的人就會遭到罷免貶斥,有能力的人和沒有能力的人就能得到應有的職事。 像這樣,那麼萬物就得到適當的利用,突發的事件就得到相應的處理,上得到天時,下得到地利,中得到人和,於是財物滾滾而來就像泉水的源頭,浩浩蕩蕩就像江河海洋,高大堆積就像崇山峻嶺,即使時常被燒掉,也還是多得沒有地方貯藏它們,那天下怎麼還會擔心財物不夠呢?所以儒家的學說如果真的能夠實行,那麼天下就會平安而且富足,民眾就能被役使而且有成效,敲鐘打鼓而和睦相處。 《詩》云:「鐘鼓敲得冬冬響,管磬相和聲鏘鏘,幸福紛紛從天降。 天賜幸福寬又廣,威嚴儀容多端莊。 酒醉飯飽德無量,福祿來歸萬年長。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第173講: 10.13故墨術誠行(1),則天下尚儉而彌貧,非鬥而日爭,勞苦頓萃而愈無功(2),愀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3)。 《詩》曰(4):「天方薦瘥(3),喪亂弘多。 民言無嘉,憯莫懲嗟(6),」此之謂也。 【註釋】 (1)本節當緊接10.11末。 (2)萃:通「悴」。 (3)愀然:見2.1注(2)。 (4)引詩見《詩·小雅·節 南山》。 (5)薦:重,一再。 瘥(cu • ¥痤):疫病。 (6)憯(c • 3n • 慘):曾,乃,竟然。 懲:吸取教訓而 警戒不幹。 嗟(Ju • 6決):語末助詞,表示無可奈何而只能悲嘆的情調。 【譯文】 所以墨子的學說如果真正實行了,那麼天下崇尚節儉卻越來越貧窮,反對爭鬥卻天天有爭奪,勤勞辛苦困頓憔悴卻更無成效,哭喪着臉憂愁地反對音樂卻一天比一天更加不和睦。 《詩》云:「上天正在連降病,死亡禍亂非常多。 民眾開口沒好話,你竟從未警醒過。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第174講: 10.14垂事養民(1),拊循之,唲嘔之(2),冬日則為之饘粥(3),夏日則與之瓜■(4),以偷取少頃之譽焉,是偷道也;可以少頃得奸民之譽,然而非長久之道也;事必不就,功必不立,是奸治者也。 傮然要時務民(5),進事長功,輕非譽而恬失民(6),事進矣而百姓疾之,是又不可偷偏者也;徙壞墮落(7),必反無功(8)。 故垂事養譽,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 【註釋】 (1)垂:放下,捨棄。 (2)唲(W • 1 蛙)嘔:小兒語聲,引申指哄逗、疼愛。 (3)則:表示對比關 系的連詞。 為之饘粥:是雙賓語結構,「為」是「給……做……」的意思。 饘(zh • 1 n • 氈)粥:古代 的稀飯,厚的叫饘,稀的叫粥。 (4)■(q • (取):大麥粥。 (5)傮(c • 2o • 嘈):與「嘈」同源,紛雜忙 亂的意思。 要(y • 1 o • 妖):通「邀」,求,爭取。 (6)恬(ti • 2n • 田):內心安靜,泰然淡泊,滿不在 乎。 (7)徙:移,趨于。 壞:毀壞。 墮落:衰敗。 (8)反:通「返」。 【譯文】 放下生產不管而搞些小恩小惠去養育民眾,撫慰他們,疼愛他們,冬天給他們熬煮稀飯,夏天給他們供應瓜果、大麥粥,以此來苟且騙取一時的名譽,這是一種只求眼前的苟且做法;它可以暫時得到奸邪之人的讚譽,但並不是長久的辦法;其結果,事業必定不能成就,功績必定不能建立,這是用奸詐的辦法來治國的人。 急急忙忙地搶時節而使民眾賣力從事勞動,要求生產快速發展、功效迅速增長,不顧民眾是非議還是讚譽,不在乎喪失民心,結果生產發展了而百姓卻怨恨他,這又是一種不可苟且偏激的人;這種人將趨于毀壞衰敗,必定會反而一事無成。 所以放下事業而沽名釣譽,不行;因為要成就功業而不顧民眾,也不行:這些都是奸邪不正的辦法。 第175講: 第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