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各類事物的法則去治理各種紛繁複雜的事物,用統括一切的法則去治理萬事萬物,從始到終,周而複始,就像圓環沒有頭一樣。 如果捨棄了這個原則,那麼天下就要衰微了。 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禮義,是天下大治的本源;君子,是禮義的本源。 學習研究禮義,熟悉貫通禮義,積累增多禮義方面的知識,極其愛好禮義,這是做君子的開始。 所以天地生養君子,君子治理天地。 君子,是天地的參贊,萬物的總管,人民的父母。 沒有君子,那麼天地就不能治理,禮義就沒有頭緒,上沒有君主、師長的尊嚴,下沒有父子之間的倫理道德,這叫做極其混亂。 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的倫理關係,從始到終,從終到始,它們與天地有上下之分是同樣的道理,與千秋萬代同樣長久,這叫做最大的根本。 所以喪葬祭祀的禮儀、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儀、軍隊中的禮儀,其道理是一樣的。 使人高貴或卑賤、將人處死或赦免、給人獎賞或處罰,其道理是一樣的。 君主要像個君主、臣子要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兄長要像個兄長、弟弟要像個弟弟,其道理是一樣的。 農民要像個農民、讀書人要像個讀書人、工人要像個工人、商人要像個商人,其道理是一樣的。 第148講: 9.19水火有氣而無生(1),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義。 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 故序四時,裁萬物(2),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 【註釋】 (1)氣:古代哲學概念,指構成宇宙萬物的基因,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 (2)裁:見6.9注(1)。 【譯文】 水、火有氣卻沒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卻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覺卻不講道義;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且講究道義,所以人最為天下所貴重。 人的力氣不如牛,奔跑不如馬,但牛、馬卻被人役使,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人能結合成社會群體,而它們不能結合成社會群體。 人為什麼能結合成社會群體?就是因為有等級名分。 等級名分為什麼能實行?就是因為有道義。 所以,根據道義確定了名分,人們就能和睦協調;和睦協調,就能團結一致;團結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了,就強盛;強盛了,就能戰勝外物;所以人才有可能在房屋中安居。 所以,人才能依次排列四季,管理好萬事萬物,使天下都得到利益,這並沒有其他的緣故,而是從名分和道義中得來的。 第149講: 9.20故人生不能無群(1),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故宮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也。 【註釋】 (1)故:猶「夫」發語詞。 10.5不用「故」字。 【譯文】 人生活着不能沒有社會群體,但結合成了社會群體而沒有等級名分的限制就會發生爭奪,一發生爭奪就會產生動亂,一產生動亂就會離心離德,離心離德就會使力量削弱,力量弱了就不能勝過外物,所以也就不能在房屋中安居了——這是說人不能片刻捨棄禮義。 第150講: 9.21能以事親謂之孝,能以事兄謂之弟,能以事上謂之順,能以使下謂之君。 君者,善群也(1)。 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2),六畜皆得其長(3),群生皆得其命。 故養長時(4),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 【註釋】 (1)這裡以「群」來解釋「君」,在訓詁學上叫作聲訓,即以語音相近的字來訓釋,它往往揭示 了詞彙之間的同源現象。 (2)其:指意之所屬,即合乎理想的。 參見9.24注(44)。 (3)六畜:六種家畜, 即豬、羊、牛、馬、鷄、狗。 (4)長(zh • 3ng • 掌):撫養。 【譯文】 能夠按禮義來侍奉父母叫做孝,能夠按禮義來侍奉兄長叫做悌,能夠按禮義來侍奉君主叫做順,能夠按禮義來役使臣民叫做君。 所謂君,就是善於把人組織成社會群體的意思。 組織社會群體的原則恰當,那麼萬物都能得到應有的合宜安排,六畜都能得到應有的生長,一切生物都能得到應有的壽命。 所以飼養適時,六畜就生育興旺;砍伐種植適時,草木就繁殖茂盛;政策法令適時,老百姓就能被統一起來,有德才的人就能被使用。 第151講: 第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