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道:「哎呀!那齊桓公掌握了治理天下的重要關鍵,誰還能滅掉他呢?他堅定不疑地預見到管仲的才能完全可以把國家託付給他,這是天下最大的明智。 安定後忘掉了自己危急時的憤怒,逃出險境後就忘掉了自己對管仲的仇恨,最終把管仲尊稱為仲父,這是天下最大的決斷。 把管仲尊稱為仲父,而國君的內外親族沒有人敢嫉妒他;給他高氏、國氏那樣的尊貴地位,而朝廷上的大臣沒有誰敢怨恨他;給他按社登記入冊的人口和土地三百社,而富人沒有誰敢與他為敵;高貴的、卑賤的、年長的、年輕的,都秩序井然地,沒有誰不順從桓公去尊敬他;這些都是治理天下的重要關鍵。 諸侯只要掌握了像這樣的一個關鍵,就沒有人能滅掉他;桓公全部掌握了這幾個關鍵,又怎麼可能被滅掉呢?他稱霸諸侯,是理所當然的啊!並不是僥倖,而自有其必然性。 」 第99講: 7.3「然而仲尼之門(1),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 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2),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略、審勞佚、畜積、修鬥而能顛倒其敵者也(3),詐心以勝矣。 彼以讓飾爭、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傑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 【註釋】 (1)《集解》「門」下有「人」字,據《文選·陳情事表》「內無應門五尺之僮」注引文刪。 (2) 綦(q • 0齊),極。 文理:區別等級的禮議制度,參見1.8注(8)、19.9。 (3)鄉:通「向」,趨向,追 求。 佚:通「逸」。 畜:通「蓄」。 【譯文】 「然而仲尼的門下,五尺高的童子,說起話來都以稱道五霸為羞恥。 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說:「是的,因為五霸沒有把政治教化作為立國之本,沒有達到最崇高的講求禮義的政治境界,沒有健全禮儀制度,沒有使人心悅誠服;他們只是些注重方法策略、注意使民眾有勞有逸、積蓄財物、加強戰備因而能顛覆打敗其敵人的人,是依靠詭詐的心計來取勝的。 他們是以謙讓來掩飾爭奪、依靠仁愛之名來追求實利的人,是小人中的佼佼者,他們怎麼能夠在偉大的孔聖人門下得到稱道呢?」 第100講: 7.4「彼王者則不然。 致賢而能以救不肖,致強而能以寬弱,戰必能殆之而羞與之鬥;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1),而暴國安自化矣(2);有災繆者(3),然後誅之。 故聖王之誅也,綦省矣。 文王誅四(4),武王誅二(5),周公卒業(6),至于成王則安以無誅矣(7)。 故道豈不行矣哉?文王載(8),百里地而天下一;桀、紂舍之,厚于有天下之勢而不得以匹夫老。 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不善用之,則楚六千里而為讎人役(9)。 故人主不務得道而廣有其勢,是其所以危也。 」 【註釋】 (1)委(w • 5i • 威)然:安祥的樣子。 《靈樞經·通天》:「陰陽和平主人,其狀委委然。 」(2) 安:語助詞。 (3)繆(mi • )謬):通「謬」。 (4)文王:見5.4注(2)。 文王誅四:文王曾討伐犬戎、密 須國、耆國、讎國、崇國(見《史記·周本紀》),本文說「誅四」,可能不包括犬戎。 (5)武王:見 4.12注(12)。 武王誅二:周武王滅掉商王朝後斬紂頭、殺妲己(見《史記·殷本紀》)。 (6)周公: 見5.4注(3)。 業:指王業,即平定天下而稱王的大業。 周公卒業:周公輔佐武王滅商後,又平定了三 監的反叛(參見8.1注(4)),討伐了淮夷、商奄,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 (7)成王:周武王的兒子, 姓姬,名誦。 武王死時,他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攝政,後來成王年長,周公旦歸政於他。 安:語助詞。 以:衍文。 27.68無「以」字。 (8)載:行。 「載」下當有「之」字,指「道」。 (9)讎人:仇敵,此 指秦國。 楚懷王困死於秦,其子楚頃襄王又受制於秦國,因此楚以秦為仇人。 【譯文】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荀子註譯》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