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章一日閲邸報,見父親在峨眉不服水土,告病回鄉。 久別親閨,欲謀歸覲;又牽鸞情愛,不忍分離。 事在兩難,憂形于色。 鸞探知其故,因置酒勸生道:「夫婦之愛,瀚海同深;父子之情,高天難比。 若戀私情而忘公義,不惟君失子道,累妾亦失婦道矣。 」曹姨亦勸道:「今日暮夜之期,原非百年之算。 公子不如暫回鄉故,且覲雙親。 倘于定省之間,即議婚姻之事,早完誓願,免致情牽。 」廷章心猶不決。 嬌鸞教曹姨竟將公子欲歸之情,對王翁說了。 此日正是端陽,王翁治酒與廷章送行,且致厚贐。 廷章義不容已,只得收拾行李。 是夜鸞另置酒香閨,邀廷章重伸前誓,再訂婚期。 曹姨亦在坐,千言萬語,一夜不睡。 臨別,又問廷章住居之處。 廷章道:「問做甚麼?」鸞道:「恐君不即來,妾便于通信耳。 」廷章索筆寫出四句:思親千里返姑蘇,家住吳江十七都。 須問南麻雙漾口,延陵橋下督糧吳。 廷章又解說:「家本吳姓,祖當里長督糧,有名督糧吳家,周是外姓也。 此字雖然寫下,欲見之切,度日如歲。 多則一年,少則半載,定當持家君柬帖,親到求婚,決不忍閨閣佳人懸懸而望。 」言罷,相抱而泣。 將次天明,鸞親送生出園。 有聯句一律:綢繆魚水正投機,無奈思親使別離;廷章花圃從今誰待月?蘭房自此懶圍棋。 嬌鸞惟憂身遠心俱遠,非慮文齊福不齊;廷章低首不言中自省,強將別淚整蛾眉。 嬌鸞須臾天曉,鞍馬齊備。 王翁又于中堂設酒,妻女畢集,為上馬之餞。 廷章再拜而別。 鸞自覺悲傷欲泣,潛歸內室,取烏絲箋題詩一律,使明霞送廷章上馬,伺便投之。 章于馬上展看云:同攜素手並香肩,送別那堪雙淚懸。 郎馬未離青柳下,妾心先在白雲邊。 妾持節操如姜女,君重綱常類閔騫。 得意匆匆便迴首,香閨人瘦不禁眠。 廷章讀之淚下,一路上觸景興懷,未嘗頃刻忘鸞也。 閒話休敘。 不一日,到了吳江家中,參見了二親,一門歡喜。 原來父親已與同裡魏同知家議親,正要接兒子回來行聘完婚。 生初時有不願之意,後訪得魏女美色無雙,且魏同知十萬之富,妝奩甚豐。 慕財貪色,遂忘前盟。 過了半年,魏氏過門,夫妻恩愛,如魚似水,竟不知王嬌鸞為何人矣:但知今日新妝好,不顧情人望眼穿。 卻說嬌鸞一時勸廷章歸省,是他賢慧達理之處。 然已去之後,未免懷思。 白日淒涼,黃昏寂寞,燈前有影相親,帳底無人共語。 每遇春花秋月,不覺夢斷魂勞。 捱過一年,杳無音信。 忽一日明霞來報道:「姐姐可要寄書與周姐夫麼?」嬌鸞道:「那得有這方便?」明霞道:「適纔孫九說臨安衛有人來此下公文。 臨安是杭州地方,路從吳江經過,是個便道。 」嬌鸞道:「既有便,可教孫九囑付那差人不要去了。 」即時修書一封,曲敘別離之意,囑他早至南陽,同歸故里,踐婚姻之約,成終始之交。 書多不載。 書後有詩十首。 錄其一云:端陽一別杳無音,兩地相看對月明。 暫為椿萱辭虎衛,莫因花酒戀吳城。 遊仙閣內占離合,拜月亭前問死生。 此去願君心自省,同來與妾共調羹。 封皮上又題八句:此書煩遞至吳衙,門面春風足可誇。 父列當今宣化職,祖居自古督糧家。 已知東宅鄰西宅,猶恐南麻混北麻。 去路逢人須借問,延陵橋在那村些? 又取銀釵二股,為寄書之贈。 書去了七個月,並無回耗。 時值新春,又訪得前衛有個張客人要往蘇州收貨。 嬌鸞又取金花一對,央孫九送與張客,求他寄書。 書意同前。 亦有詩十首。 錄其一云:春到人間萬物鮮,香閨無奈別魂牽。 東風浪蕩君尤蕩,皓月團圓妾未圓。 情洽有心勞白髮,天高無計托青鸞。 衷腸萬事憑誰訴?寄與才郎仔細看。 封皮上題一絶:蘇州咫尺是吳江,吳姓南麻世督糧。 囑付行人須着意,好將消息問才郎。 張客人是志誠之士,往蘇州收貨已畢,賫書親到吳江。 正在長橋上問路,恰好周廷章過去。 聽得是河南聲音,問的又是南麻督糧吳家,知嬌鸞書信,怕他到彼,知其再娶之事,遂上前作揖通名,邀往酒館三杯,拆開書看了。 就于酒家借紙筆,匆匆寫下回書,推說父病未痊,方侍醫藥,所以有誤佳期;不久即圖會面,無勞注想。 書後又寫:「路次借筆不備,希諒!」張客收了回書,不一日,回到南陽,付孫九回覆鸞小姐。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第1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警示通言》
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