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見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個聽琴的,亦未可知。 止住左右不要羅唣,走近艙門,回嗔作喜的問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聽琴,站立多時,可知道我適纔所彈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卻也下來聽琴了。 方纔大人所彈,乃孔仲尼嘆顏回,譜入琴聲。 其詞云:『可惜顏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鬢如霜。 只因陋巷簞瓢樂,……』到這一句,就斷了琴弦,不曾撫出第四句來,小子也還記得:『留得賢名萬古揚。 』」怕牙聞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隔崖遙遠,難以問答。 」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請那位先生登舟細講。 」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個樵夫:頭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擔,腰插板斧,腳踏芒鞋。 手下人那知言談好歹,見是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艙去,見我老爺叩頭,問你甚麼言語,小心答應。 官尊着哩!」樵大卻是個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須粗魯,待我解衣相見。 」除了斗笠,頭上是青布包巾;脫了蓑衣,身上是藍布衫兒;搭膊拴腰,露出布棍下截。 那時不慌不忙,將蓑衣、斗笠、尖擔、板斧,俱安放艙門之外。 脫下芒鞋,驪去泥水,重複穿上,步入艙來。 官艙內公座上燈燭輝煌。 樵夫長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禮了。 」俞伯牙是晉國大臣,眼界中那有兩接的布衣。 下來還禮,恐失了官體,既請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 伯牙沒奈何,微微舉手道:「賢友免禮罷。 」叫童子看坐的。 童子取一張杌坐兒置於下席。 怕牙全無客禮,把嘴向樵夫一弩,道:「你且坐了。 」你我之稱,怠慢可知。 那樵大亦不謙讓,儼然坐下。 伯牙見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問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 默坐多時,怪而問之:「適纔崖上聽琴的,就是你麼?」樵夫答言:「不敢。 」伯牙道:「我且問你,既來聽琴,必知琴之出處。 此琴何人所造?撫他有甚好處?」正問之時,船頭來稟話:「風色順了,月明如晝,可以開船。 」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問,小子若講話絮煩,恐擔誤順風行舟。 」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 若講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何況行路之遲速乎!」樵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僭談。 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見五星之精,飛墜梧桐,鳳皇來儀。 鳳乃百鳥之王,非竹實不食,非悟桐不棲,非醴泉不飲。 伏羲以知梧桐乃樹中之良材,奪造化之精氣,堪為雅樂,令人伐之。 其樹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數,截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取上一段叩之,其聲太清,以其過輕而廢之;取下一段叩之,其聲太濁,以其過重而廢之;取中一段叩之,其聲清濁相濟,輕重相兼。 送長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數。 取起陰乾,選良時吉日,用高手匠人劉子奇製成樂器。 此乃瑤池之樂,故名瑤琴。 長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闊八寸,按八節;後闊四寸,按四時;厚二寸,按兩儀。 有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龍池,鳳沼,玉軫,金徽。 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閏月。 先是五條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內按五音:宮、商、角、徵、羽。 堯舜時操五絃琴,歌『南風』詩,天下大治。 後因周文王被囚于羡裡,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謂之文弦。 後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發揚,謂之武弦。 先是宮、商、角、徵、羽五弦,後加二弦,稱為文武七絃琴。 此琴有六忌,七不彈,八絶。 何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何為七不彈?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者不彈。 何為八絶?總之,清奇幽雅,悲壯悠長。 此琴撫到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 乃雅樂之好處也。 」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警示通言》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