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體長篇小說《歐根.奧涅金》的寫作費時八年以上。 一八二三年五月,普希金在比薩拉比亞開始動筆,到一八三O年的秋天,在波爾金諾村才將它寫完。 一八三一年的秋天他修訂並補充了最後一章。 歐根.奧涅金象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俄國人民解放鬥爭的重要階段之一——即以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的暴動為結束的貴族革命運動時期。 這一篇小說的情節正是貫穿了從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二五年的一段時期。 小說的主人公歐根.奧涅金並不是一個十二月黨人。 十二月黨人都有堅強的政治信仰,並且是奮不顧身的,而奧涅金呢——則是一個利已主義者,沒有任何信念,對一切都「幻滅」了。 他所受的教育是膚淺的——「他多多少少,這樣或那樣學一點東西。 」 他沒有等到完成學業,就和當時許多貴族青年的典型人物一樣,追逐着社交場中的宴樂。 所不同的是:他的資質聰慧,而且富於情感。 他的心靈深處隱藏有高貴的憧憬,而社文場中的遊樂很快就使他厭煩了。 他看出了上流社會的空虛和審俗,從而對一切人都感到了幻滅。 因為他除了上流社會以外,不曾見到其他的人們。 外國教師教育他成長,他既不清楚俄國,也不認識俄國的人民。 他一旦擺脫了上流社會,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才好。 於是他充滿了心靈的怠倦,毫無目的地打發日子,成為一個任什麼也不能做、只是整天想著他自己的多餘的人。 奧涅金的利己主義在他和連斯基的決鬥上表現得特別鮮明。 他由於心浮氣躁殺死了年輕的友人,因為他只是追隨着上流社會的一股風習,不肯在事前好好想一下,究竟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然而,他卻有二個重要的優點,就是:他對於貴族社會的否定態度。 他為自己的無所事事感到難受,切身體驗了利己主義的痛苦。 因此,就這一點而論,他是與眾不同的。 他不同於那一群自滿的、被一切人一提起來就認為「某某真是個可愛的傢伙」的貴族們。 奧涅金的苦惱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真實實的痛苦。 苦惱的原因在於他不滿意周圍的現實。 別林斯基非常正確地說,他是「痛苦的利己主義者」。 和奧涅金成為對照的是小說中的達吉亞娜。 她也隷屬於貴族階級,然而,有如普希金所說,她有一個「俄羅斯的靈魂」——這是她的最大的長處。 她愛俄國的自然景物和俄國冬天的冰雪的燦爛,她愛俄國的歌曲和故事,愛自己的奶媽菲利普耶芙娜(奶媽的形象,普希金承認是照他自己的奶媽阿林娜·羅吉翁諾芙娜描摹出來的)。 達吉亞娜的「俄羅斯的靈魂」可以從一切——從她的行為,她的衝動,她的思想和情感,她的談話(例如:「呵,奶媽,奶媽,我心思重重,我想要嘔吐,好媽媽,」這裡激蕩着純樸人民的多麼真摯的聲音)看出來。 這種人民的語言也可以從達吉亞娜的信中。 從她和奧涅金的女管家的談話(第七章)以及最後對奧涅金的動人的表白中感覺到。 儘管貴族小姐的地位和她青春的幻想所着迷的法國小說給了她怎樣的影響,達吉亞娜的「俄羅斯的靈魂」卻克服了這一切。 她在性格上仍舊是一個地道的俄羅斯女人——有決斷,有堅強的道德信念和責任感。 如果說她的積極的品質沒有得到適當的開展,這過錯不在於她,而在於她所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環境。 因此,達吉亞娜的命運引起了讀者深切的同情。 「我可愛的達吉亞娜」——這不僅是詩人的真心話,也是讀者的共同感受。 這篇小說描出了農奴制時期俄國社會各個階層的廣闊的畫面。 它有貴族生活的彼得堡及其劇院和餐館,也有彼得堡的平民:送牛奶的女郎、馬車伕、賣麵包的德國人(第一章)。 它表現了彼得堡的上流社會(第八章),它以尖刻的諷刺寫出了莫斯科的貴族社交界及其瑣碎的興趣和無聊的談話(第七章)。 鄉間的地主們也被詩人以同樣諷刺的筆調描繪了出來。 拉林老夫婦和他們的鄰居——「鄉間的花花公子」彼杜式坷夫、「出色的地主」格握斯金等等——正是這種庸俗的、不可能有任何智慧的、活生生的農奴地主社會的代表人物(第二章和第五章)。 在這篇小說裡,普希金使現實中的各種典型現象都得到了藝術的反映。 用別林斯基的話來說:《歐根·奧涅金》確實是「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根澳涅金》
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