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度次得嗣,冠玉冠,佩華紱(1),車黃屋(2),從百司,謁七廟。 小人乘非位(3),莫不怳忽失守(4),偷安日日(5),獨能長念卻慮(6),父子作權(7),近取於戶牖之間,竟誅猾臣,為君討賊。 高死之後,賓婚未得盡相勞,餐未及下嚥,酒未及濡唇(8),楚兵已屠關中,真人翔霸上(9),素車嬰組十,奉其符璽,以歸帝者。 鄭伯茅旌鸞刀,嚴王退捨(11)。 河決不可復壅。 魚爛不可復全。 賈誼、司馬遷曰:「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12),而以責一日之孤(13),誤哉!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14),得其理矣。 復責小子(15),雲秦地可全,所謂不通時變者也。 紀季以酅,《春秋》不名(16)。 吾讀《秦紀》(17),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18),憐其志。 嬰死生之義備矣。 (1)紱(fu,伏):系印的絲帶。 (2)黃屋:帝王乘坐的車子,因為車蓋用黃繒做裡子,故名。 (3)乘:登。 非位:指不該得的位置。 (4)怳忽:同「恍忽」。 心神不定。 (5)偷:苟且,得過且過。 (6)卻:除去,排除。 (7)權:權衡。 (8)濡(ru,儒):沾濕。 (9)真人:帝王,指漢高祖。 十嬰:纏繞,指繫在頸上。 (11)「鄭伯」二句:前597年,楚莊王進攻鄭國。 鄭伯袒露上身,左手執茅旌,右手執鸞刀,迎接莊王,請求不要滅絕鄭國。 莊王退捨七里。 事見《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茅旌、鸞刀,都是宗廟裡祭祀用的禮器。 嚴王,即莊王,這是為避漢明帝劉莊名諱,改「莊」為「嚴」。 (12)陳:陳列,這裡有顯示施展的意思。 (13)一日之孤:指子嬰。 (14)極:達到極點。 (15)小子:指子嬰。 (16)「紀季」二句:紀,古國名。 紀季:紀君的小弟弟。 《春秋·莊公三年》:「紀季以酅(x□,希)入於齊(指做齊之附庸)。 」《春秋》,儒家經典之一。 編年體史書;不名,不記其名。 紀季投降齊國,是為了保住宗廟,不得已而為之。 (17)《秦紀》:即《秦始皇本紀》。 (18)健其決:以其決為鍵,意思是認為他這樣果斷表現了他的幹練。 回目錄 《史記》譯注 項羽本紀第七 解惠全 張德萍 譯注 【說明】 秦二世的殘暴腐朽,給人民造成了無窮無盡的災難。 大澤鄉陳勝揭竿而起,各地紛紛響應,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國。 項羽,就是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中湧現出來的一位英雄,一個悲劇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戰,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績;但在推翻秦朝統治以後,他目光短淺,策略錯誤,企圖恢復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貴族政治,加之燒殺破壞,終於喪失民心,軍敗身亡。 《項羽本紀》就是通過秦末農民大起義和楚漢之爭的宏闊歷史場面,生動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項羽一生。 他既是一個力拔山、氣蓋世、「近古以來未嘗有」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優柔寡斷、只知用武不諳機謀的匹夫。 司馬遷巧妙地把項羽性格中矛盾的各個側面,有機地統一於這一鴻篇巨製之中,雖然不乏深刻的撻伐,但更多的卻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項羽本紀》以描繪項羽這一人物的形象、刻劃這一人物的性格為主,同時也生動地敘寫了戰爭。 披卷讀之,既可以聞見戰場上的血腥,聽到戰馬的嘶鳴和勇士們的猛吼,又可以看見項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馳下,潰圍,斬將,刈旗的神態與身影。 《項羽本紀》正是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寫人,在寫人的過程中寫戰爭,二者相得益彰。 戰爭因人物而生動、壯觀,人物因戰爭而更顯生動、奇偉。 《項羽本紀》在刻劃人物性格方面,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 項羽少時的粗疏學淺,長大以後的勇力過人,只是略略幾筆帶過,直到消滅秦軍主力、扭轉戰局的巨鹿大戰,破釜沉舟,威震諸侯,也還只是從側面用筆,通過寫諸侯軍的觀望、恐懼、畏服,把一個鐵骨錚錚的八尺大漢頂天立地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在進行粗線條的鉤勒,有意地誇張了整體之後,司馬遷便抓住了幾個點睛處,工筆細描,刻意求精。 鴻門宴場面的極力鋪排,垓下之圍悲劇氣氛的縱筆渲染,烏江自刎時神態的精雕細刻,都寫得活靈活現,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與神、言與情融合一體。 《項羽本紀》是《史記》傳記中最精彩的一篇,達到了思想和藝術的高度統一。 它猶如一幅逼真傳神的英雄肖像畫,色彩鮮明;又像一張秦漢之際的政治軍事形勢圖,錯綜有序。 通篇文章氣勢磅礡,情節起伏,場面壯闊,脈絡清楚,疏密相間,語言生動,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文中破釜沉舟、鴻門宴、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歷代傳誦。 【譯文】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 開始起事的時候,他二十四歲。 項籍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是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害的那位楚國大將。 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大將,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 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 項梁對他很生氣。 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 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 」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項梁曾經因罪案受牽連,被櫟(yue,悅)陽縣逮捕入獄,他就請蘄(qi,齊)縣獄掾(yuan,願)曹咎寫了說情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事情才得以了結。 後來項梁又殺了人,為了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郡。 吳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 每當吳中郡有大規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項梁經常做主辦人,並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借此來瞭解他們的才能。 秦始皇遊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 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摀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但項梁卻因此而感到項籍很不一般。 項籍身高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很懼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 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 我聽說,做事情佔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後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領軍隊。 」當時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 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 」於是項梁出去囑咐項羽持劍在外面等候,然後又進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籍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 」郡守說:「好吧!」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 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籍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於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 項梁手裡提著郡守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 郡守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一連殺了有一百來人。 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 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於是就發動吳中之兵起事了。 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 又部署郡中豪傑,派他們分別做校尉、候、司馬。 其中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自己來找項梁訴說,項梁說:「前些日子某家辦喪事,我讓你去做一件事,你沒有辦成,所以不能任用你。 」眾人聽了都很敬服。 於是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去巡行佔領下屬各縣。 第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