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東方諸省讓人看出羅馬的宏偉和土耳其的野蠻文化形成對照。 被無知稱作出自神奇力量的古代建築的廢墟遍佈未曾開墾的田野,但卻几乎不能為被壓迫的農民和流蕩的阿拉伯人提供一個容身之處。 在幾位愷撒的統治下,僅是亞洲本土就有5000座因自然條件優越而變得富足的,併為精美的藝術品所裝點的人口眾多的城市。 亞洲的11座城市曾爭奪建立供奉提比略的神廟的榮譽。 元老院對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都進行了細緻的考察。 其中有四個被認為無能當此重任而被排除在外,其中就有其光輝形象至今在其廢墟中猶依稀可見的拉奧狄凱亞。 拉奧狄凱亞以出產羊毛精品聞名,每年從養羊業得到的稅收十分豐富,在那次競爭開始前不久,還通過一位慷慨公民的遺囑獲得價值40萬鎊的遺產。 如果這些情況表明了拉奧狄凱亞的貧窮,那麼那些被視為更有條件的城市該當是何等富足,特別是帕加馬、西麥拿和以弗所諸城,它們曾在很長時間中互相競爭,自稱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城市。 敘利亞和埃及的首都在帝國中具有更為高超的地位;安條克和亞歷山大始終以不屑的眼光看待那一大群缺乏獨立性的城市,它們自身也只是勉強屈從于羅馬的威嚴罷了。 所有這些城市,通過公共的大道,彼此全連接在一起,並和首都相連,大道從羅馬的運動場出發,穿過意大利,遍佈各省,然後一直通到帝國邊疆的盡頭。 如果我們仔細探索從安東尼土壘到羅馬、又從這裡到耶路撒冷的長度,我們將發現這一從帝國的西北端到東南端的交通長鏈,按其實際長度計算,將不下于4080羅馬裡。 公路一段一段都有明確的清楚標明地段的界碑,連接各省的道路全成一直線,不論是天然障礙還是私人產業都直穿而過。 逢山開洞,遇到最寬闊的激流也架起寬廣的大橋。 道路的中部築成高台,在上面可以俯瞰四周的村莊,路基由沙子、碎石和三和土砌成,最面上鋪着石塊,或者,比如在離首都不遠的地方,鋪上花崗石。 這便是羅馬公路的堅固的結構,它的堅實程度使它能夠經受了十五個世紀的風雨。 道路通過十分便利的交往把相距最遠的省份的居民也都連接在一起;但它們的主要目的卻是為了便于軍隊的調動;任何一片國土,在它的任何部分都已完全處于征服者的兵力和政權的實際控制之下以前,便不能算作已完全被征服。 儘早獲得情報以及迅速使命令下達的優越性使得羅馬皇帝儘力在他們的廣闊的統治區域內到處建立了正規的驛站。 全國各地每隔五、六英里便有一所驛站,每個驛站經常有40頭馬匹備用,依靠一站一站接力的辦法,沿著羅馬大道一天跑上100英里完全不在話下;要求使用驛站必需得到皇帝的批准;不過儘管一開始它們的用途僅限于公務來往,後來慢慢也為私人的事情提供便利。 在海上羅馬帝國的交通也差不多和陸地上一樣方便和暢通。 許多省份圍繞着地中海,並把它包圍起來;意大利則像一個巨大無比的海岬,直伸到那個大湖的中心去。 意大利沿海沒有任何安全港口;但人的勤勞彌補了大自然的不足;特別是由克勞狄烏斯皇帝修建,位於第伯河口的奧斯提亞人工港可算是偉大的羅馬重視實用價值的見證。 從這個離首都僅十六英里的港口遇上順風一條船常常只需七天就能到達赫爾枯勒斯圓柱,九天或十天就能到達埃及的亞歷山大。 農業的進步不論有人認為或公開聲稱過于龐大的帝國會招致何種惡果,一個強大的羅馬可是頗有益於人類進步的;傳播罪惡的自由交往自然也同時會推動社會生活的進步。 在更早的遠古時代世界的劃分是不均衡的。 東方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便已掌握了各種技藝,享受着奢侈的生活;而西部卻仍居住着粗野、好戰的野蠻人,他們或者討厭農業,或者對農業還全然一無所知。 只是在一個已建立起來的政府的保護之下,氣候條件較好地區的農產品和更為開化民族的手工業才慢慢傳入歐洲的西部諸國;在公開的、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的鼓舞之下,這才大力發展農業,改進工業。 從亞洲和埃及進口到歐洲的不論是動物類還是植物類的產品,其種類之多不勝枚舉;但一部歷史作品擇其要者稍加討論,顯然是絶不會有損它的權威性或完全無益的。 1.几乎今天在我們歐洲園林中所生長的一切花、草、水果,都莫非由外國引進,關於這一點,有許多僅憑它們的名字也可以推斷出來:蘋果最早産於意大利;而當羅馬人嘗到味道更有特色的杏、桃、石榴、香櫞和柑桔的時候,他們竟然把這些新的水果一律稱作蘋果,只不過各加上一個出產國的國名以資區別。 2.在荷馬時期西西里島上已到處是野生的葡萄藤,非常可能在附近的大陸上也有;只不過那葡萄未曾經過人工培育,當地的野蠻居民也一定不會發現它有任何可口的味道。 1000年之後意大利可以吹噓說,80多種產量豐盛的着名的葡萄三分之二以上都產自它的國土。 不久後,高盧的納博訥省也幸運地引種成功;只是在塞文山脈以北由於氣候過于寒冷,在斯特拉波時代大家還認為在高盧的那一部分地區種植葡萄根本不可能成熟。 但這種困難後來終於逐漸克服了;我們有一定的理由相信,勃艮第的葡萄園在兩安東尼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3.西方世界的隨着和平向前延伸的橄欖,當時便被視為和平的象徵。 在羅馬已經建立近兩個世紀之後,意大利和非洲都還並不知道那有用的植物為何物;它後來終於在那些國家培育成功,然後從那裡又傳到了西班牙和高盧的心腹地帶。 古代人認為它需要一定的溫度,而且只能在濱海地區才能繁茂的可笑的錯誤思想,通過勤勞的反覆實驗,終於在不知不覺中破除了。 4.亞麻的種植技術從埃及傳到了高盧,使全國立即富足起來,儘管種植亞麻的土地卻可能會因此變得貧瘠了。 5.人工種植牧草在意大利和各行省的農民中已變得十分普遍,特別是苜蓿,其名稱和產地均源於米底。 這樣在冬季便能保證供給牛群充足的、高質量的草料,於是便很自然增加了飼養牛羊的頭數,同時也更增強了土地的肥力。 在所有這些進步之外還可以加上人們對礦產和漁業開發的密切注意,這類產業可以吸收大量勞力,因而既增加了富人的生活樂趣,也增加了窮人的謀生之道。 科盧梅拉的精采的論文曾描繪過在提比略治下西班牙畜牧業的領先地位;而我們還應看到,那種在年輕的共和國經常遇到的饑荒,在廣闊的羅馬帝國的土地上可是十分少見或從未發生過的。 在某一省份偶然出現的匱乏,很快就會由較幸運的鄰省的較好收成予以補償。 農業是製造業的基礎;因為大自然的產品原是各種工藝品的原材料。 在羅馬帝國的控制之下,一個勤勞智慧的人民的勞動力始終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被用於為富人服役。 那些幸運的寵兒在他們的衣着、飲食、住房和農具之中無不體現出精美、舒適、高雅和豪華的氣派,或者說包含了能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和肉體享受的一切。 第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羅馬帝國興亡史》
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