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明日(1),除道,修社及商紂宮(2),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驅(3)。 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車(4),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5),以夾武王(6)。 散宜生、太顛、閎夭皆執劍以衛武王。 既入,立於社南大卒之左,[左]右畢從。 毛叔鄭奉明水(7),衛康叔封布茲(8),召公奭贊采(9),師尚父牽牲十。 尹佚策祝曰(11):「殷之末孫季紂,殄廢先王明德(12),侮蔑神祇不祀(13),昏暴商邑百姓(14),其章顯聞於天皇上帝(15)。 」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16),革殷(17),受天明命。 」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 (1)明日:第二天。 (2)社:祭祀土神的地方。 (3)荷(he,賀):擔負。 罕旗:有九條飄帶的旗幟。 《集解》引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旒(liu,流)雲罕。 」(4)「武王弟」句:《會注考證》:「《克殷解》云:『叔振鐸奏拜假(ge,格),又陳常車。 』」(拜假,或為古樂名。 )陳,陳列。 常車,儀仗車。 因車上插著畫有日、月圖像的太常旗,所以叫常車。 (5)畢公:梁玉繩以為是「召公」之誤。 (見《會注考證》引)(6)夾:在左右待衛。 (7)明水:指明月夜裡的露水。 《集解》引鄭玄曰:「取月之水,欲得陰陽之潔氣。 陳明水以為玄酒。 」(8)布:輔設。 茲:草蓆。 《索隱》:「茲,一作『苙』(li,立),公明草也。 言『茲』,舉成器;言『苙』見絜草也。 」(9)讚:奉獻。 采:幣帛,絲織品。 十牲:供祭祀用的家畜,如豬、牛、羊等。 (11)策祝:意思是讀策書祝文。 (據《正義》)(12)殄廢:滅絕。 (13)神祇(qi,齊):泛指神鬼。 祇,地神。 (14)暴:欺凌。 (15)章顯:顯著。 章同「彰」。 天皇上帝:天帝。 (16)膺:受,接受。 更:換,改變。 大命:指上天降下的命令。 (17)革:革除,廢除。 封商紂子祿父殷之餘民。 武王為殷初定未集(1),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2)。 已而命召公釋箕子之囚。 命畢公釋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閭(3)。 命南宮括散鹿台之財,發鉅橋子粟(4),以振貧弱萌隸(5)。 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保玉(6)。 命閎夭封比干之墓(7)。 命宗祝享祠於軍(8)。 乃罷兵西歸。 行狩(9),記政事,作《武成》十。 封諸侯,班賜宗彝(11),作《分殷之器物》(12)。 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 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13)。 封尚父於營丘,曰齊。 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 封召公奭於燕。 封弟叔鮮於管,弟叔度於蔡。 余各以次受封。 (1)集:和睦,安定。 (2)相:輔佐。 (3)表:稱表,表彰。 閭:閭裡,閭巷。 (4)發:散發。 (5)振:同「賑」,賑濟、救濟。 萌隸:指民眾。 萌,通「氓」,外來的百姓,也泛指老百姓。 隸,奴隸。 (6)展:展示,展覽。 九鼎:相傳夏禹收天下之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 後來成了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成湯遷之於商邑,周武王遷之於洛邑。 保玉:即寶玉。 《集解》引徐廣曰:「保,一作『寶』。 」(7)封:聚土築墳。 此處指在墓上添土。 (8)享祠:祭祀鬼神。 (9)行狩:到各諸侯國巡視。 十《武成》:古文《尚書》篇名。 《集解》引孔安國曰:「武功成也。 」(11)班賜:分賜。 班,同「頒」,頒發。 宗彝:宗廟裡用來盛酒的禮器。 《集解》引鄭玄曰:「宗彝,宗廟樽也。 」(12)《分殷之器物》:《尚書》篇名,當作「分器」,已亡佚。 《集解》引鄭玄曰:「作《分器》,著王之命及受物。 」分器事在《左傳·定公四年》有記載。 (13)首封:在分封的各諸侯王之中,位次第一。 武王征九牧之君(1),登豳之阜(2),以望商邑。 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 周公旦即王所(3),曰:「曷為不寐?」王曰:「告女:維天不饗殷(4),自發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5),蜚鴻滿野(6)。 天不享殷,乃今有成。 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7),不顯亦不賓滅(8),以至今。 我未定天保(9),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十,悉求夫惡(11),貶從殷王受(12)。 日夜勞來定我西土(13)。 我維顯服(14),及德方明(15)。 自洛汭延於伊汭(16),居易毋固(17),其有夏之居。 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18),顧詹有河(19),粵詹洛、伊(20),毋遠天室(21)。 」營周居於洛邑而後去(22)。 縱馬於華山之陽(23),放牛於桃林之虛(24);偃干戈(25),振兵釋旅(26):示天下不復用也。 (1)證:召集。 九牧之君:九州的長官。 (2)阜:土山。 (3)即:走近,到。 (4)維:句首語氣詞。 饗:同「享」,鬼神享用祭品叫饗。 (5)麋鹿:也稱「四不像」,一般認為它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 《集解》引徐廣曰:「此事出周書及《隨巢子》,云『夷羊在牧』。 牧,郊也。 夷羊,怪物也。 」牧:郊區。 (6)蜚(f□i,匪)鴻:一種害蟲。 《索引》引高誘曰:「蜚鴻,蠛蠓也。 言飛蟲蔽田滿野,故為災,非是鴻雁也。 」(7)登,進用,任用。 名民:賢人。 三百六十夫:三百六十人。 夫,成年男子。 (8)顯:指成績顯著。 賓(bin,殯)滅:滅除。 賓,通「擯」,遺棄,排斥。 (9)定:確定,穩固。 天保:皇統,國運。 十依:使服從。 天室,指天子的住處。 (11)惡:指惡人。 (12)貶從殷王受:像處置殷王那樣處置他。 從,隨,像……一樣。 受,即紂。 (13)勞(lao,澇)來(lai,賴):勤勉努力。 「勞」「來」同義。 (14)顯服:辦好各種事情。 顯,明。 服,事。 (15)方:遍。 (16)塗(rui,銳):水流彎曲處。 (17)居:處。 易:平坦。 勿:同「無」。 固:險固。 (18)鄙:邊遠之地。 (19)顧詹:回望。 詹,通「瞻」,遠望。 有河:即「河」,黃河。 (20)粵:句首語氣詞,無義。 (21)毋遠天室:大意是在此可以建都。 《正義》:「言審慎瞻雒、伊二水之陽,無遠離此為天室也。 」(22)營:度量,測量。 周居:指周都。 (23)縱馬:放馬,牧馬。 陽:山的南面。 (24)虛:區域,所在地。 (25)偃:倒下,這裡是放倒、放下的意思。 干戈:兵器的統稱。 (26)振兵釋旅:整頓部隊,然後解散。 振,整頓。 釋,解散。 旅,古代以士卒五百人為一旅。 這裡泛指軍隊。 武王已克殷(1),後二年,問箕子殷所以亡。 箕子不忍言殷惡,以存亡國宜告(2)。 武王亦丑(3),故問以天道(4)。 (1)克:打敗,戰勝。 (2)存亡國宜:存國與亡國的事宜。 宜,事宜,適宜的事。 (3)丑:感到羞慚,不好意思。 (4)天道:指自然規律。 武王病。 天下未集,群公懼,穆卜(1),周公乃祓齋(2),自為質(3),欲代武王,王有瘳(4)。 後而崩,太子誦代立,是為成王。 (1)穆:恭敬地。 (2)祓(fu,弗):古代習俗,為去災除邪而舉行儀式。 齋:齋戒,指在舉行祓除儀式之前清身潔心,以示莊敬。 (3)質:抵押品。 這裡是指周公自己願意代替武王生病。 (4)瘳(ch□u,抽):病癒。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1)。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2),畔周。 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3),放蔡叔(4),以微子開代殷後(5),國於宋(6)。 頗收殷余民(7),以封武王少弟封為衛康叔。 晉唐叔得嘉谷(8),獻之成王,成王以歸周公於兵所(9)。 周公受禾東土,魯天子之命十。 初,管、蔡畔周,周公討之,三年而畢定,故初作《大誥》(11),次作《微子之命》(12),次《歸禾》(13),次《嘉禾》(14),次《康誥》、《酒誥》、《梓材》(15),其事在《周公》之篇(16)。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17),北面就群臣之位(18)。 第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