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姓:即百官。 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通稱,因為當時只有貴族才有姓,而平民沒有姓。 興:發動。 人徒:指被罰服勞役的人。 傅:《尚書》作「敷」,是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土地。 一說:傅,即「付」,指付出功役。 (2)表木:立木作表記。 表,表記。 (3)定:指測定。 (4)傷:悲傷。 (5)勞身:勞累自己,即不怕勞累的意思。 焦思:苦苦思索。 焦,著急,焦躁。 (6)薄:少,使少,即節儉的意思。 (7)致:送達,表達。 (8)卑:使低矮,這裡有簡陋之意。 (9)溝淢:田間溝渠。 古代渠道深廣四尺叫溝,深廣八尺叫淢。 這裡泛指河道。 十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種交通工具。 《集解》引孟康曰:「橇形如箕,擿(ti,剔)行泥上。 」 (11)輂(ju,局):古代一種登山鞋,把長半寸的鐵釘安在鞋底上,以防止上山時滑倒。 《正義》按:「上山,前齒短,後齒長;下山,前齒上,後齒短也。 」 (12)准:取平的工具。 繩:取直的工具。 (13)規:劃圓的工具。 矩:劃方的工具。 這裡「規矩」指測量高低遠近的工具。 (14)四時:可能是指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 (參用《會注考證》引張文虎說) (15)開九州:開發九州的土地。 九州,即冀、兗、青、徐、豫、荊、揚、雍、梁。 又《大戴禮記·五帝德》此句作「巡九州」,王聘珍《解詁》以為「州」為「川」字之誤。 (16)通九道:疏通九條河道。 九道,即指弱、黑、河、漾、江、沇(y□n,眼)、淮、渭、洛九條河流的河道。 又《正義》以為「九道」為九州的道路。 (17)陂(b□i,卑):水邊,水岸。 這裡是築堤岸的意思。 九澤:指雷夏、大野、彭蠡(l□,禮)、震澤、雲夢、滎播、荷澤、孟豬、豬野九個湖泊。 (18)度:測量,勘測,即上文的「表木」。 九山:指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墦塚、內方、(min,岷)九座大山。 (19)眾庶:庶民,平民。 (20)卑濕:低濕之地。 (21)均:使均衡。 (22)相:察看,考察。 宜所有以貢:意思是應根據各地所具有的物產來向天子進貢。 (23)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禹行自冀州始。 冀州:既載壺口(1),治梁及岐(2)。 既修太原(3),至於岳陽。 覃懷致功(4),致於衡漳。 其土白壤(5)。 賦上上錯(6),田中中(7)。 常、衛既從(8),大陸既為(9)。 鳥夷皮服十。 夾右碣石,入於海(11)。 (1)既:完畢,已經。 載:施行,指施工。 (2)岐:通「歧」,分岔,指梁山的支脈。 (參用《尚書易解》說。 ) (3)修:治理。 (4)致功:收到成效,意思是治理好了。 (5)壤:土質鬆軟肥沃。 《集解》引孔安國曰:「土無塊曰壤。 」 (6)賦上上錯:田賦應交納第一等的,也雜有第二等的。 上上,指田賦的等級為上上等,即最高一等。 錯,雜,夾雜。 指夾雜有次一等的,即上中等(第二等)。 (7)田中中:指田地的質量屬中中等,即第五等。 按:《尚書·禹貢》把九州的土地質量和田賦數量各分為九等,最高一等為「上上」,最低一等為「下下」。 但田的等級和賦的等級並不一致。 所以如此,唐孔穎達疏云:「此時亦什一稅(收總產量十分之一的稅)。 俱什一而得為九等差者,人功有強弱,收穫有多少。 傳以荊州田第八賦第三,為人功修也;雍州田第一賦第六,為人功少也。 是據人功多少總計以定差。 」 (8)從:順,這裡指順河道流了。 (9)為:治。 十鳥夷。 古族名。 分佈在中國東部沿海及海域中的島嶼上。 《尚書·禹貢》作「島夷」。 《集解》引鄭玄曰:「鳥夷,東方之民搏食鳥獸者。 」皮服:獸皮作的衣服,這裡指用皮服作貢品。 (11)「夾右碣石」二句:指鳥夷的貢賦,要自渤海繞過西邊的碣石山進入黃河,再運往京城。 夾,接近,挨近。 右,西。 海,當作「河」,黃河。 《集解》引徐廣曰:「海,一作『河』。 」《尚書·禹貢》作「河」。 按:黃河當時在碣石附近入海。 《水經注》云:「河之入海,舊在碣石。 」 濟、河維沇州(1):九河既道(2),雷夏既澤(3),雍、沮會同,桑土既蠶(4),於是民得下丘居土(5)。 其土黑墳(6),草繇木條(7)。 田中下(8),賦貞(9),作十有三年乃同十。 其貢漆、絲,其篚織文(11)。 浮於濟、漯(12),通於河。 (1)維:系,是。 (2)道:同「導」,疏通。 (3)澤:湖泊。 這裡是成為湖泊的意思。 (4)蠶:指種桑養蠶。 (5)下丘居土:從高地下來,居住在平地上。 (6)墳:指土質肥沃。 (7)繇:茂盛。 條:上,高大。 (8)中下:第六等。 (9)貞:《尚書》孔穎達疏云:「諸州賦無下下,貞即下下,為第九也。 」 十「作十有三年」句:是說治理兗州工程艱難,要用十三年時間,貢賦才能與其他八州相同。 (11)篚:圓形竹器,用來盛物。 織文:有花紋的絲織品。 (12)浮:船在水中走,指水運,乘船。 海岱維青州:堣夷既略(1),濰、淄其道。 其土白墳,海濱廣潟(2),厥田斥鹵(3)。 田上下(4),賦中上(5)。 厥貢鹽絺(6),海物維錯(7),岱畎絲、枲、鉛、松、怪石(8),萊夷為牧,其篚酓絲(9)。 浮於汶,通於濟。 (1)略:治。 (2)廣潟(x□,希):寬廣而且含鹼。 潟,鹽鹼地。 (3)厥:其,那裡的。 斥鹵(l□,魯):鹽鹼地。 《索引》引《說文》云:「鹵,鹼地。 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 」 (4)上下:第三等。 (5)中上:第四等。 (6)絺(ch□,吃):細葛布。 (7)海物:海產。 錯:雜。 《尚書》偽孔傳:「錯,雜,非一種。 」 (8)畎:山谷。 枲(x□,西):大麻。 鉛:錫類。 怪石:奇異之石。 (9)酓(y□n,眼)絲:即柞蠶絲,可用來制琴弦。 海岱及淮維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藝(1)。 大野既都(2),東原厎平(3)。 其土赤埴墳(4),草木漸包(5)。 其田上中(6),賦中中(7)。 貢維土五色(8),羽畎夏狄(9),嶧陽孤桐十,泗濱浮磬(11),淮夷珠臮魚(12),其篚玄纖縞(13)。 浮於淮、泗,通於河。 (1)藝:種植。 (2)都:通「瀦」,水停聚的地方。 (3)厎(di,底。 舊讀zh□,紙)平:得到平復。 厎,致。 (4)埴:粘土。 (5)包:茂密叢生的樣子。 (6)上中:第二等。 (7)中中:第五等。 (8)土五色:五種顏色的泥土。 古代帝王用五色土立社(祭祀土地之神的場所 ),五種不同顏色代表五方: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黃。 將封諸侯的時候,各取一方之土,放在白茅上,作為封地的證物。 (9)夏:大。 狄:通「翟」,長尾野雞。 十孤桐:獨生桐,用來制琴瑟。 《集解》引孔安國曰:「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 」按:「孤」、「獨」、「特」同義。 (11)浮磬(qing,慶):用水中石製成的磬(敲擊樂器)。 (12)珠:即珍珠。 ,珠母,產珍珠的蚌類。 臮(ji,既):古「暨」字,及,與。 (13)玄纖縞:非常細潔的黑、白絲綢。 玄,黑色。 纖,細。 縞,白絹。 淮海維揚州:彭蠡既都,陽鳥所居(1)。 三江既入(2),震澤致定(3)。 竹箭既布(4)。 其草惟夭(5),其木惟喬(6),其土塗泥(7)。 田下下(8),賦下上上雜(9)。 貢金三品十,瑤、琨、竹箭(11),齒、革、羽、旄(12),島夷卉服(13),其篚織貝(14),其包橘、柚錫貢(15)。 均江海(16),通淮、泗。 (1)陽鳥:即大雁。 《集解》引孔安國曰:「隨陽之鳥,鴻鴈之屬,冬月居此澤也。 」 (2)入:指入海。 (3)致定:意思是修治完成,指修築堤防,成為蓄水湖泊。 (4)竹箭:即箭竹。 竹質堅硬,可以制箭。 布:遍佈。 (5)夭:茂盛的樣子。 (6)喬:高大。 (7)塗泥:土質濕潤。 (8)下下:第九等。 (9)下上:第七等。 上雜:意思是夾雜有上一等的,即第六等的。 十金三品:指三色銅。 (依《集解》引鄭玄說。 ) (11)瑤:美玉。 琨:似玉的寶石。 (12)齒:象牙。 革:獸皮。 旄:旄牛尾,可作旌旗上的裝飾。 (13)島夷:即上文所說的「鳥夷」。 卉服:草編的衣服。 (14)織貝:貝形花紋的錦緞。 (15)包橘、柚:包著的橘子和柚子。 錫(ci,賜)貢:根據天子的指令進貢。 《集解》引孔安國曰:「錫命乃貢,言不常也。 」 (16)均:沿。 《尚書·禹貢》作「沿」。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