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治水及考察是從帝都冀州開始的。 在冀州先完成了壺口的工程,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脈。 治理好太原地區,一直到太岳山之南。 修治好覃懷之後,又繼續修治了衡水和漳水。 冀州的土質色白而鬆軟,這裡的賦稅屬上上,即第一等,有時也雜有第二等,田地屬於中中,即第五等。 常水、衛水疏通了,大陸澤也修治完畢。 東北鳥夷部族的貢品是皮衣。 其進貢路線是繞道碣石山向西,進入黃河。 濟水和黃河之間是沇(兗)州:這個地區的九條河都已疏通,雷夏蓄積成了一個大湖。 雍水和沮水匯合流入澤中,土地上種了桑,養了蠶,於是民眾都能從山上搬下來定居在平地上。 沇州的土質發黑而且肥美,草長得茂盛,樹木高大。 這裡田地屬中下,即第六等,賦稅屬下下,即第九等,經過十三年的整治之後,才能和其他各州相同。 這一地區進貢的物品是漆、絲,還有用竹筐盛著的有花紋的錦繡。 進貢時走水路,由濟水進入漯(ta,踏)水,然後進入黃河。 大海到泰山之間是青州:在這個地區堣夷平治之後,淮水、淄水也得到了疏通。 這裡的土質色白而且肥美,海濱一帶寬廣含鹼,田地多是鹽鹼地。 田地屬上下,即第三等,賦稅屬中上,即第四等。 進貢的物品是鹽和細葛布,有時也進貢一些海產品,還有泰山谷地生產的絲、大麻、錫、松木、奇異的石頭,萊夷地區可以放牧,所以,那裡進貢畜牧產品,還有用筐盛著用來作琴弦的柞蠶絲。 進貢時,走水路,由汶水轉入濟水。 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間是徐州:在這個地區治理了淮水、沂水,蒙山、羽山一帶也可以種植作物了。 大野成了一個蓄水湖,東原的水也都退去。 這裡的土質呈紅色,有粘性而且肥美,草木叢生,漸漸繁茂。 田地屬上中,即第二等,賦稅屬中中,即第五等。 進貢的物品是供天子築壇祭天用的五色土,羽山谷中的野雞,嶧山南面生產的可用以制琴瑟的孤生桐,泗水之濱浮石製的石磬,淮夷的珍珠和魚類,還有用竹筐盛著的纖細潔淨的黑白絲綢。 進貢時,走水路通過淮水、泗水,然後轉入黃河。 淮河與大海之間是揚州:彭蠡(l□,裡)匯成了湖泊,成了鴻雁南歸時的棲息之地。 松江、錢塘江、浦陽江在那裡入海,震澤地區也獲得安定了。 竹林密佈,野草繁茂,樹木高大。 這裡的土質濕潤。 田地屬下下,即第九等,賦稅居下上,即第七等,有時可居第六等。 進貢的物品是三色銅,瑤、琨等美玉和寶石,以及竹箭,還有象牙、皮革、羽毛、旄(mao,毛)牛尾和島夷人穿的花草編結的服飾,以及用竹筐盛著的有貝形花紡的錦緞,有進根據朝廷的命令進貢包好的橘子、柚子。 這些貢品都經由大海、長江進入淮河、泗水。 荊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荊州:這個地區有長江、漢水注入大海。 長江的眾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業已疏導,雲澤、夢澤也治理好了。 這裡的土質濕潤,田地屬下中,即第八等,賦稅居上下,即第三等。 進貢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銅,以及椿木、柘(zhe,蔗)木、檜木、柏木,還有粗細磨石,可做箭頭的砮(n□,努)石、丹砂,特別是可做箭桿的竹子箘(jun,郡)簬(lu,路)和楛(hu,戶)木是漢水附近三個諸侯國進貢的最有名的特產,還有包裹著和裝在匣子裡的供祭祀時濾酒用的青茅,用竹筐盛著的彩色布帛,以及穿珠子用的絲帶。 有時根據命令進貢九江出產的大龜。 進貢時,經由長江、沱水、涔水、漢水,轉行一段陸路再進入洛水,然後轉入南河。 荊州和黃河之間是豫州:伊水、洛水、瀍水、澗水都已疏通注入黃河,滎播也匯成了一個湖泊,還疏浚了荷澤,修築了明都澤的堤防。 這裡的土質鬆軟肥沃,低地則是肥沃堅實的黑土。 田地屬中上,即第四等,賦稅居上中,即第二等,有時居第一等。 進貢漆、絲、細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著的細絲絮,有時按命令進貢治玉磬用的石頭,進貢時走水路,經洛水進入黃河。 華山南麓到黑水之間是梁州:汶(岷)山、嶓塚山都可以耕種了,沱水、涔水也已經疏通,蔡山、蒙山的道路已經修好,在和夷地區治水也取得了成效。 這裡的土質是青黑色的,田地屬下上,即第七等,賦稅居下中,即第八等,有時也居第七等或第九等。 貢品有美玉、鐵、銀、可以刻鏤的硬鐵、可以做箭頭的砮石、可以制磬的磬石,以及熊、羆、狐狸。 織皮族的貢品由西戎西傾山經桓水運出,再從潛水船運,進入沔(mi□n,免)水,然後走一段山路進入渭水,最後橫渡黃河到達京城。 黑水與黃河西岸之間是雍州:弱水經治理已向西流去,涇水匯入了渭水。 漆水、沮水跟著也匯入渭水,還有灃水同樣匯入渭水。 荊山、岐山的道路業已開通,終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鳥鼠山的道路也已竣工。 高原和低谷的治理工程都取得了成績,一直治理到都野澤一帶。 三危山地區可以居住了,三苗族也大為順服。 這裡的土質色黃而且鬆軟肥沃,田地屬上上,即第一等,賦稅居中下,即第六等。 貢品是美玉和美石。 進貢時從積石山下走水路,順流到達龍門山間的西河,會集到渭水灣裡。 織皮族居住在崑崙山、枝支山、渠搜山等地,那時西戎各國也歸服了。 禹開通了九條山脈的道路:一條從汧山和岐山開始一直開到荊山,越過黃河;一條從壺口山、雷首山一直開到太岳山;一條從砥柱山、析城山一直開到王屋山;一條從太行山、常山一直開到碣石山,進入海中與水路接通;一條從西傾山、朱圉山,鳥鼠山一直開到太華山;一條從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開到負尾山;一條從嶓塚山一直開到荊山;一條從內方山一直開到大別山;一條從汶山的南面開到衡山,越過九江,最後到達敷淺原山。 禹疏導了九條大河:把弱水疏導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 疏導了黑水,經過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 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始,到龍門山,向南到華陰,然後東折經過砥柱山,繼續向東到孟津,再向東經過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轉而向北經過降水,到大陸澤,再向北分為九條河,這九條河到下游又匯合為一條,叫做逆河,最後流入大海。 從嶓塚山開始疏導漾水,向東流就是漢水,再向東流就是蒼浪水,經過三澨(shi,誓)水,到大別山,南折注入長江,再向東與彭蠡澤之水會合,繼續向東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從汶山開始疏導長江,向東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東到達醴水,經過九江,到達東陵,向東斜行北流,與彭蠡澤之水會合,繼續向東就是中江,最後流入大海。 疏導沇水,向東流就是濟水,注入黃河,兩水相遇,溢為滎澤,向東經過陶丘北面,繼續向東到達荷澤,向東北與汶水會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水,向東與泗水、沂水會合,再向東流入大海。 疏導渭水,從鳥鼠同穴山開始,往東與灃水會合,又向東與涇水會合,再往東經過漆水、沮水,流入黃河。 疏導洛水,從熊耳山開始,向東北與澗水、瀍水會合,又向東與伊水會合,再向東北流入黃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從此九州統一,四境之內都可以居住了,九條山脈開出了道路,九條大河疏通了水源,九個大湖築起了堤防,四海之內的諸侯都可以來京城會盟和朝覲了。 金、木、水、火、土、谷六庫的物資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惡高下都評定出等級,能按照規定認真進貢納稅,賦稅的等級都是根據三種不同的土壤等級來確定。 還在華夏境內九州之中分封諸侯,賜給土地,賜給姓氏,並說:「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違背我天子的各種措施。 」 第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