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程以公力,得人邑癢(21). 明年,學使科試士(22),而公適薨(23),程■哀如子(24),未得與試。 既離苫塊(25),四娘贈以金,使趨入遺才籍(26).囑曰:「曩久居,所不被呵逐者,徒以有老父在;今萬分不可矣!倘能吐氣,庶回時尚有家耳。 」臨別,李氏、三娘賂遺優厚(27). 程入闈,砥志研思(28),以求必售。 無何,放榜,竟被黜。 願乖氣結,難於旋裡,幸囊資小泰(29),攜捲入都。 時妻黨多任京秩(30),恐見誚訕,乃易舊名,詭托裡居,求潛身于大人之門。 東海李蘭台見而器之(31),收諸幕中,資以膏火(32),為之納貢(33),使應順天舉;連戰皆捷(34),授庶吉士(35). 自乃實言其故。 李公假千金,先使紀綱赴劍南,為之治第。 時胡大郎以父亡空匱,貨其沃墅,因購焉。 既成,然後貸輿馬,往迎四娘。 先是,程擢第後,有郵報者(36),舉宅皆惡聞之;又審其名字不符,叱去之。 適三郎完婚,戚眷登堂為■(37),姊妹諸姑咸在,惟四娘不見招于兄嫂。 忽一人馳人,呈程寄四娘函信;兄弟發視,相顧失色。 筵中諸眷客,始請見四娘。 姊妹惴惴,惟恐四娘銜恨不至。 無何,翩然竟來(38). 申賀者,捉坐者,寒暄者,喧雜滿屋。 耳有聽,聽四娘;目有視,視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也:而四娘凝重如故(39). 眾見其靡所短長(40),稍就安帖,於是爭把盞酌四娘。 方宴笑間,門外啼號甚急,群致怪問。 俄見春香奔入,面血沾染。 共詰之,哭不能對。 二娘呵之,始泣曰:「桂兒逼索眼睛,非解脫,幾抉去矣!」二娘大慚,汗粉交下。 四娘漠然(41);合坐寂無一語,備始告別。 四娘盛妝,獨拜李夫人及三姊,出門登車而去。 眾始知買墅者,即程也。 四娘初至墅,什物多闕。 夫人及諸郎各以婢仆、器具相贈遺,四娘一無所受; 惟李夫人贈一婢,受之。 居無何,程假歸展墓(42),車馬扈從如雲。 詣岳家,禮公柩,次參李夫人。 諸郎衣冠既競(43),已升輿矣(44). 胡公歿,群公子日競資財,柩之弗顧。 數年,靈寢漏敗(45),漸將以華屋作山丘矣(46). 程睹之悲,竟不謀于諸郎,刻期營葬,事事盡禮。 殯日,冠蓋相屬(47),裡中咸嘉嘆焉。 程十餘年曆秩清顯(48),凡遇鄉黨厄急(49),罔不極力。 二郎適以人命被逮,直指巡方者(50),為程同譜(51),風規甚烈(52). 大郎輓婦翁王觀察函致之(53),殊無裁答(54),益懼。 欲往求妹,而自覺無顏,乃持李夫人手書往。 至都,不敢遽進,覷程入朝,而後詣之。 冀四娘念手足之義,而忘睚眥之嫌(55). 閽人既通,即有舊媼出,導入廳事,具酒饌,亦頗草草。 食畢,四娘出,顏溫霧(56),問:「大哥人事大忙,萬里何暇枉顧?」大郎五體投地(57),泣述所來。 四娘扶而笑曰,“大哥好男子,此何大事,直復爾爾? 妹子一女流,幾曾見嗚嗚向人?「大郎乃出李夫人書。 四娘曰:」諸兄家娘子,都是天人(58),各求父兄,即可了矣,何至奔波到此?「大郎無詞,但顧哀之。 四娘作色曰:」我以為跋涉來省妹子,乃以大訟求貴人耶(59)!“ 拂袖徑入。 大郎慚憤而出。 歸家詳述,大小無不詬署;李夫人亦謂其忍。 逾數日,二郎釋放寧家,眾大喜,方笑四娘之徒取怨謗也。 俄而四娘遣價候李夫人(60). 喚入,仆陳金幣,言:「夫人為二舅事,遣發甚急,未遑字覆(61). 聊寄微儀,以代函信。 」眾始知二郎之歸,乃程力也。 後三娘家漸貧,程施報逾于常格。 又以李夫人無子,迎養若母焉(62).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劍南:唐置劍南道,轄四川劍閣以南廣大地區,治所在令四川成都。 (2)孽出:庶出;妾生。 (3) 笄年未字:年已及笄,尚未許人。 (4) 贅程:招程孝思為贅婿。 舊時男子就婚于女家叫「入贅」。 (5) ■髦同「■耄」或「■■」,年老神志不清。 亂命:本指病危昏迷時所留下的遺命,後泛指荒謬無理的命令。 (6) 除館館生:整理館舍,讓程生居住。 後一「館」字作動詞。 (7) 鳴鉦(zbēng征):猶言敲鑼。 鉦,古打擊樂器,形似鐘,有長柄可執,口向上。 ■聒:■■地吵閙。 ■,鐘鼓聲。 聒,嘈雜。 (8) 抉:挖掉。 眸子:眼珠。 (9) 兩丁:兩個。 指春香及二姊兩人。 (10)批:手擊;打耳光。 (11 )績:捻麻線。 (12)初度:生日。 (13)壽儀:祝壽的禮物。 (14)兩肩荷一口:意謂只送來一張嘴。 諷刺其貧窮不送壽禮而白吃白喝(15)愈益狎之:更加輕侮她。 狎,輕侮。 (16)禮重:敬重;以禮相待。 (17)顧恤:照顧體恤。 (18)內慧外樸:內心聰明而外表樸鈍。 (19)渾而不露:渾厚不露鋒芒。 (20)效尤,學人壞樣。 效,倣傚。 尤,過錯。 (21)入邑庫:進縣學,別稱「入泮」。 (22)科試:也稱「科考」,清代每屆鄉試前,各省學政巡迴舉行考試,選拔優秀生員參加鄉試。 詳見《葉生》注。 (23)薨(h ǒng烘):周代諸侯死,叫「薨」;唐代二品以上官員死,也稱「薨」。 後來則用以恭維有地位的官員之死。 (24 )■(cuī崔)哀如子:着重孝服,哀痛哭泣,如同親生兒子。 ■,最重的喪服,用祖麻布製成,披于胸前。 (25)既離苫塊,指居喪期滿。 苫塊,「寢苫枕塊」的略語。 苫,草薦。 塊,土塊。 古禮,居親喪時,以草薦為席,以土塊為枕。 (26)人遺才籍:指參加錄科考試,以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 清代科舉制度,生員因故未參加科試者,在科考完畢後可集中在省城舉行一次補考。 這種考試叫「錄科」,也稱「遺才」試。 考試合格者冊送參加鄉試。 這種名冊稱「遺才籍」。 第1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