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裁指:食指和拇指伸直,如乾形。 此用以架綫。 (16)口道:口中講說。 頤指:頷示指點。 頤,下頷。 (17)文:文采、紋理;指翻綫的花樣。 (18)侑,助。 清夢:猶言「雅夢」,對別人睡眠的敬稱。 (19)嘉會方殷:歡會正盛。 (20)于飛:比翼而飛,以喻男女歡會,兩情相得。 《詩。 大雅。 卷阿》:「鳳凰于飛,■■其羽,亦集■止。 」 (21)剪燭共話:燈下閒談。 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 (22)吻已啟而輒止:意謂話到唇邊總是不說。 吻,唇邊。 (23)城社:猶言全城。 社,裡社。 (24)浙:浙江省。 (25)私仆:與僕人私通。 黜:此指休棄。 (26)期(j ī基)月:滿一月。 (27)造:登門拜訪。 (28)溘(k è刻)然:忽然。 (29)索要:須要。 (30)買得條烏角帶:意謂花錢買了個小小的官職。 烏角帶,用烏角圓板四片,鑲以銀邊為飾的腰帶,明代最低級官員的腰飾。 (31)鼻骨倒豎:謂其仰面朝天,傲氣十足。 (32)青樓,指妓院。 南朝劉邈《萬山見採桑人》詩:「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 」 (33)少存投鼠之忌:意謂免得使我受到牽連,請暫住手。 投鼠之忌,以物投擲老鼠,應顧忌到砸壞老鼠所盤踞的器物,故古諺語有云:「欲投鼠而忌器。 」見《漢書。 賈誼傳》。 (34)暫假餘息:暫且留他一命。 假,貸、寬容。 餘息,殘存的氣息,指垂死之身。 (35)紛■:紛亂,猶言紛攘。 (36)勢分:家勢與身分。 (37)類犬喘曰:像狗在烈日下伸舌喘息。 (38)問名:古代婚禮程序之一。 男傢具書,請人到女家問女之名。 女方覆書,具告女的出生年月和女生母姓氏。 男方據此占卜婚姻凶吉。 這裡指作媒、提親。 (39)■(m èi 梅):憂愁之病。 此據青柯亭本,原作「癖」。 (40)燕笑:指閨房談笑。 (41)青眷:青眼相看:指看中、喜愛。 眷,顧視。 (42)靳:吝惜。 (43)進退,為難的樣子。 (42)厭薄:嫌憎鄙視。 (45)郎舅:郎,妻稱丈夫曰「郎」。 舅,夫稱妻的兄弟為「舅」。 不相能,不相容。 (46)刻疵其短:刻薄地誹謗他的短處。 疵,誹謗。 (47)浸潤:日積月累的譖言,如水浸潤。 《論語。 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 」 (48)夜氣之牿(g ù僱)亡盡矣:意謂良心夾盡。 《孟子。 告子上》:「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牿亡之矣。 牿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 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孟子以「夜氣」比喻未受物慾影響的清明純潔的心境。 牿,同「梏」。 梏亡,指因受物慾束縛而失去善心。 (49)卒:終於。 用:因而。 (50)康熙甲子:指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一六八四年。 (51)貝丘:古地名,在今山東博興東南。 《左傳。 莊公八年》:「齊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貝丘。 」此指博興縣。 (52)招狀,尋人招貼。 (53)闕壞:殘缺。 (54)小報:小小的果報;指懲罰。 郭秀才 東粵士人郭某(1) ,暮自友人歸,入山迷路,竄榛莽中。 更許,聞山頭笑語,急趨之。 見十餘人,藉地飲(2).望見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見諸客半儒巾(3) ,便請指迷(4).一人笑曰:「君真酸腐(5) !舍此明月不賞,何求道路?」即飛一觥來。 郭飲之,芳香射鼻,一引遂盡(6).又一人持壺傾注。 郭故善飲,又復奔馳吻燥(7) ,一舉十觴。 眾人大讚曰:「豪哉!真吾友也!」 郭放達喜謔,能學禽語,無不酷肖。 離坐起溲,竊作燕子鳴。 眾疑曰:「半夜何得此耶?」又效杜鵑,眾益疑。 郭坐,但笑不言。 方紛議間,郭回酋為鸚鵡鳴曰:「郭秀才醉矣,送他歸也!」眾驚聽,寂不復聞。 少頃,又作之。 既而悟其為郭,始大笑。 皆撮口從學,無一能者。 一人曰:「可惜青娘子未至。 」又一人曰:「中秋還集於此,郭先生不可不來。 」郭敬諾。 一人起曰:「客有絶技;我等亦獻踏肩之戲,若何?」於是嘩然並起。 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飛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繼至者,攀肩踏臂,如緣梯狀:十餘人,頃刻都盡,望之可接霄漢。 方驚顧間,挺然倒地,化為修道一綫(8).郭駭立良久,遵道得歸(9).翼日,腹大痛;溺綠色,似銅青,着物能染,亦無溺氣,三日乃已。 往驗故處,則餚骨狼籍,四圍叢莽,並無道路。 至中秋,郭欲赴約,朋友諫止之,設斗膽再往一會青娘子,必更有異,惜乎其見之搖也(10)!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東粵:地區名,指令廣東省,古粵族居浙、閩及兩廣,故兩廠稱兩粵;今廣東簡稱粵。 (2) 藉地飲:坐在地上飲酒。 (3) 客半儒巾:謂客中半是秀才。 儒巾,古時儒生所戴的一種頭巾。 明代通稱方巾,為生員即秀才的巾飾。 (4) 指迷:指點使不迷途。 即請其指明前行的方向、道路。 (5) 酸腐:猶言迂腐的儒生,是對迂腐而不通世故的儒生的戲稱。 (6) 一引遂盡,端起酒杯就喝乾了。 引,持,舉杯。 (7) 吻燥:口渴。 (8) 修道:長長的道路。 (9) 遵道:沿著這條道路。 遵,循,沿。 (10)見:識見、膽識。 搖,動搖,不堅定。 死僧 某道士,雲遊日暮(1) ,投止野寺(2).見僧房扃閉,遂藉蒲團(3) ,跌坐廊下(4).夜既靜,聞啟闔聲(5).旋見一僧來,渾身血污,目中若不見道士,道士亦若不見之。 僧直入殿,登佛座,抱佛頭而笑,久之乃去。 及明,視室,門扃如故。 怪之,入村道所見。 眾如寺,發扃驗之,則僧殺死在地,室中席篋掀騰,知為盜劫。 疑鬼笑有因;共驗佛首,見腦後有微痕,■之(6) ,內藏三十餘金。 遂用以葬之。 第14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