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怪其狂顧,秋波斜轉之。 詢諸人,知為邵氏。 邵貧士,止此女,少聰慧,教之讀,過目能了。 尤喜讀內經及冰鑒書(18). 父愛溺之,有議婚者,輒令自擇,而貧富皆少所可,故十七歲猶未字也。 柴得其端末(19),知不可圖,然心低徊之(20).又冀其家貧,或可利動。 謀之數媼,無敢媒者,遂亦灰心,無所復望。 忽有賈媼者,以貨珠過柴。 柴告所願,賂以重金,曰:“止求一通誠意,其成與否,所勿責也。 萬一可圖,千金不惜。 「媼利其有,諾之。 登門,故與邵妻絮語。 睹女,驚讚曰:」好個美姑姑!假到昭陽院,趙家姊妹何足數得(21)!「又問:」婿家阿誰?「邵妻答:」尚未。 「媼言:」若個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 “ 邵妻嘆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個讀節種子(22),便是佳耳。 我家小孽冤,翻覆遴選(23),十無一當,不解是何意向。 」媼曰:“夫人勿須煩怨。 恁個麗人,不知前身修何福澤,才能消受得。 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云:于某家塋邊,望見顏色,願以千金為聘。 此非餓鴟作天鵝想耶(24)?早被老身呵斥去矣!「邵妻微笑不答。 媼曰:」便是秀才家,難與較計;若在別個,失尺而得丈,宜若可為矣。 「邵妻復笑不言。 媼撫掌曰:」果爾,則為老身計亦左矣(25).日蒙夫人愛,登堂便促膝賜漿酒;若得千金,出車馬,入樓閣,老身再到門,則閽者呵叱及之矣。 「邵妻沉吟良久,起而去,與夫語;移時,喚其女;又移時,三人並出。 邵妻笑曰:」婢子奇特,多少良匹悉不就,聞為賤媵則就之。 但恐為儒林笑也(26)!「媼曰:」倘入門,得一小哥子,大夫人便如何耶!「言已,告以別居之謀。 邵益喜,喚女曰:」試同賈姥言之。 此汝自主張,勿後悔,致懟父母。 「女腆然曰(27):」父母安享厚奉,則養有濟矣。 況自顧命薄,若得佳偶,必減壽數,少受折磨,未必非福。 前見柴郎亦福相,子孫必有興者。 “媼大喜,奔告。 柴喜出非望,即置千金,備輿馬,娶女于別業,家人無敢言者。 女謂柴曰:“君之計,所謂燕巢于幕,不謀朝夕者也(28). 塞口防舌,以冀不漏, 何可得乎?請不如早歸,猶速發而禍小(29). 「柴慮摧殘。 女曰:」天下無不可化之人。 我苟無過,怒何由起?「柴曰:」不然。 此非常之悍,不可情理動者。 「女曰:」身為賤婢,摧折亦自分耳(30). 不然,買日為活,何可長也?「柴以為是,終躊躇而不敢決。 一日,柴他往。 女青衣而出(31),命蒼頭控老■馬(32),一嫗攜■從之,竟詣嫡所,伏地而陳。 妻始而怒;既念其自首可原(33),又見容飾兼卑,氣亦稍平。 乃命婢子出錦衣衣之,曰:」彼薄倖人播惡於眾(34),使我橫被口語(35). 其實皆男子不義,諸婢無行,有以激之,汝試念背妻而立家室,此豈復是人矣?「女曰:」細察渠似稍悔之,但不肯下氣耳。 諺云:「大者不伏小。 ‘以禮論:妻之於夫,猶子之於父,庶之於嫡也。 夫人若肯假以詞色,則積怨可以盡捐。 」妻云:「彼自不來,我何與焉?」即命婢媼為之除舍。 心雖不樂,亦暫安之。 柴聞女歸,驚惕不已(36),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疾奔而至,見家中寂然,心始穩貼。 女迎門而勸,今詣嫡所。 柴有難色。 女泣下,柴意少納。 女往見妻曰:「郎適歸,自慚無以見夫人,乞夫人往一姍笑之也(37). 」 妻不肯行,女曰:「妾已言:夫之於妻,猶嫡之於庶。 孟光舉案(38),而人不以為諂,何哉?分在則然耳(39). 」妻乃從之,見柴曰:「汝狡兔三窟(40),何歸為?」柴俯不對。 女肘之,柴始強顏笑。 妻色稍霽,將返。 女推柴從之,又囑庖人備酌。 自是夫妻復和。 女早起青衣往朝;盥已,授■(41),執婢禮甚恭。 柴入其室,苦辭之,十餘夕始肯一納。 妻亦心賢之;然自愧弗如。 積慚成忌。 但女奉侍謹,無可蹈瑕(42);或薄施呵譴,女惟順受。 一夜,夫婦少有反唇,曉妝猶含盛怒。 女捧鏡,鏡墮,破之。 妻益恚,握髮裂眥(43). 女懼,長跪哀免,怒不解,鞭之至數十。 柴不能忍,盛氣奔入,曳女出。 妻呶呶逐擊之(44). 柴怒,奪鞭反撲(45),面膚綻裂,始退。 由是夫妻若仇。 柴禁女無往。 女弗聽,早起,膝行伺幕外。 妻■床怒罵,叱去,不聽前(46).日夜切齒,將伺柴出而後泄憤于女。 柴知之,謝絶人事,杜門不通弔慶。 妻無如何,惟日撻婢媼以寄其恨,下人皆不可堪。 自夫妻絶好,女亦莫敢當夕,柴於是孤眠。 妻聞之,意亦稍安(47). 有大婢素狡黠,偶與柴語,妻疑其私,暴之尤苦。 婢輒於無人處,疾首怨罵(48). 一夕,輪婢值宿,女囑柴,禁無往,曰:「婢面有殺機,叵測也。 」柴如其言,招之來,詐問:「何作?」 婢驚懼,無所措詞。 柴益疑,檢其衣,得利刃焉。 婢無言,惟伏地乞死。 柴欲撻之,女止之曰:「恐夫人所聞,此婢必無生理。 彼罪固不赦,然不如鬻之,既全其生,我亦得直焉(49). 」柴然之。 會有買妾者,急貨之。 妻以其不謀故,罪柴,益遷怒女,詬罵益毒。 柴忿,顧女曰:「皆汝自取。 前此殺卻,烏有今日(50)!」言已而走。 妻怪其言,遍詰左右,並無知者;問女,女亦不言。 心益悶怒,捉裾浪罵(51). 柴乃返,以實告。 妻大驚,向女溫語;而心轉恨其言之不早。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