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在蘭麝之鄉,如犴陛中人,仰獄吏之尊也(31). 女有兩姊,俱適諸生。 長姊平善,訥于口,常與女不相洽。 二姊適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與埒(32). 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33). 以故二人最善。 生適戚友,女輒嗔怒;惟適葛所,知而不禁。 一日,飲葛所。 既醉,葛嘲曰:「子何畏之甚?」生笑曰:「天下事顧多下解:我之畏,畏其美也;乃有美不及內人,而畏甚于仆者,惑不滋甚哉?」葛大慚,不能對。 婢聞,以告二姊。 二姊怒,操杖遽出。 生見其凶,■屣欲走(34). 杖起,已中腰膂(35);三杖三蹶而不能起。 誤中顱,血流如■(36). 二姊去,生蹣跚而歸(37). 妻驚問之。 初以迕姨故,不敢遽告;再三研詰,始具陳之,女以帛束生首,忿然曰:「人家男子,何煩他撻楚耶!」 更短袖裳,懷木杵,攜婢徑去。 抵葛家,二姊笑語承迎。 女不語,以杵擊之,仆;裂褲而痛楚焉。 齒落唇缺,遺失溲便。 女返,二姊羞憤,遣夫赴訴于高,生趨出。 極意溫恤。 葛私語曰:「仆此來,不得不爾。 悍婦不仁,幸假手而懲創之,我兩人何嫌焉。 」女已聞之,遽出,指罵曰:「齷齪賊!妻子虧苦,反竊竊與外人交好!此等男子,不宜打煞耶!」疾呼覓杖。 葛大窘,奪門竄去。 生由此往來全無一所。 同窗王子雅過之,宛轉留飲。 飲間,以閨閣相謔,頗涉狎褻。 女適窺客,伏聽盡悉,暗以巴豆投湯中而進之(38). 未幾,吐利不可堪(39),奄存氣息。 女使婢問之曰:「再敢無禮否?」始悟病之所自來,呻吟而哀之。 則綠豆湯已儲待矣。 飲之乃止。 從此同人相戒,不敢飲于其家。 王有酤肆(40),肆中多紅梅,設宴招其曹侶(41). 生托文社,稟白而往。 日暮,既酣,王生曰:「適有南昌名妓,流寓此間,可以呼來共飲。 」眾大悅。 惟生離座(42),興辭。 群曳之日,「閫中耳目雖長,亦聽睹不至于此。 」因相矢緘口。 生乃復坐。 少間,妓果出。 年十七八,玉■丁冬,雲鬟掠削(43). 問其姓,云:「謝氏,小字芳蘭。 」出詞吐氣,備極風雅,舉座若狂。 而芳蘭猶屬意生,屢以色授(44). 為眾所覺,故曳兩人連肩坐。 芳蘭陰把生手,以指書掌作「宿」 字。 生於此時,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亂絲,不可言喻。 而傾頭耳語,醉態益狂,榻上胭脂虎(45),亦並忘之。 少選,聽更漏已動,肆中酒客愈稀;惟遙座一美少年,對燭獨酌,有小僮捧巾侍焉。 眾竊議其高雅。 無何,少年罷飲,出門去。 僮返身入,向生曰:「主人相候一語。 」眾則茫然,惟生顏色慘變,不遑告別,匆匆便去。 蓋少年乃江城,僮即其家婢也。 生從至家,伏受鞭撲。 從此禁錮益嚴,弔慶皆絶。 文宗下學,生以誤講降為青(46). 一日,與婢語,女疑與私,以酒罈囊婢首而撻之。 已而縛生及婢,以綉剪剪腹間肉互補之,釋縛令其自束。 月餘,訃處竟合為一雲。 女每以白足踏餅塵土中,叱生摭食之。 如是種種。 母以憶子故,偶至其家,見子柴瘠(47),歸而痛哭欲死。 夜夢一叟告之 曰:「不須憂煩,此是前世因(48)江城原靜業和尚所養長生鼠,公子前生為士人,偶游其地,誤斃之。 今作惡報,不可以人力回也。 每早起,虔心誦觀音咒一百遍,必當有效。 」醒而述于仲鴻,異之,夫妻遵教,虔誦兩月餘,女橫如故,益之狂縱。 聞門外鉦鼓(49),輒握髮出(50),憨然引眺,千人指視,恬不為怪。 翁姑共恥之,而不能禁。 忽有老僧在門外宣佛果(51),觀者如堵。 僧吹鼓上革作牛鳴。 女奔出,見人眾無隙,命婢移行床(52),翹登其上。 眾目集視,女如弗覺。 逾時,僧敷衍將畢(53),索清水一盂,持向女而宣言曰:「莫要嗔,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令世也非真。 咄!鼠子縮頭去,勿使貓兒尋。 」宣已,吸水■射女面(54),粉黛淫淫,下沾衿袖。 眾大駭,意女暴怒,女殊不語,拭面自歸。 僧亦遂去。 女人室痴坐,喀然若喪(55),終日不食,掃榻遽寢,中夜,忽喚生醒。 生疑其將遺,捧進溺盆。 女卻之,暗把生臂,曳入衾。 生承命,四體驚悚,若奉丹詔(56). 女慨然曰:「使君如此,何以為人!」乃以手撫們生體,每至刀杖痕,嚶嚶啜位,輒以爪甲自掐,恨不即死。 生見其狀,意良不忍,所以慰藉之良厚。 女曰:「妾思和尚必是菩薩化身。 清水一灑,若更腑肺,今回憶囊昔所為,都如隔世。 妾向時得毋非人耶?有夫婦而不能歡,有姑嫜而不能事(57),是誠何心!明日可移家去,仍與父母同居,庶便定省(58). 」絮語終夜,如話十年之別。 昧爽即起,折衣斂器,婢攜麓(59),躬■被(60),促生前往叩扉。 母出駭問,告以意。 母尚遲回有難色,女已偕婢入。 母從入。 女伏地哀泣,但求免死。 母察其意誠,亦泣曰:「吾幾何遽如此?」生為細述前狀,始悟曩昔之夢驗也。 喜,喚廝仆為除舊舍。 女自是承顏順志,過于孝子。 見人,則■如新婦。 或戲述住事,則紅漲于頰。 且勤儉,又善居積:三年翁媼不問家計,而富稱巨萬矣。 生是歲鄉捷(61). 每謂生曰:「當日一見芳蘭,今猶憶之。 」生以不受荼毒,願已至足,妄念所不敢萌,唯唯而已。 會以應舉入都,數月乃返。 第1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