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數夕,夜將半,女忽款門入,手提革囊,笑曰:「我大事已了,請從此別。 」急詢其故,曰:「養母之德,刻刻不去諸懷。 向雲‘可一而不可再,者,以相報不在床笫也(28)。 為君貧不能婚,將為君延一綫之續。 本期一索而得(29),不意信水復來(30),遂至破戒而再。 今君德既酬,妾志亦遂,無憾矣。 」問:「囊中何物?」曰:「仇人頭耳。 」檢而窺之,鬚髮交而血模糊。 駭絶,復致研詰。 曰:「向不與君言者,以機事不密,懼有宣洩。 今事已成,不妨相告:妾浙人。 父官司馬(31),陷于仇,彼籍吾家(32)。 妾負老母出,隱姓名,埋頭項(33),已三年矣。 所以不即報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塊肉累腹中,因而遲之又久。 曩夜出非他,道路門戶未稔,恐有訛誤耳。 」言已,出門。 又囑曰:「所生兒,善視之。 君福薄無壽,此兒可光門閭。 夜深不得驚老母,我去矣!」方淒然欲詢所之,女一閃如電,瞥爾間遂不復見(34)。 生嘆惋木立,若喪魂魄。 明以告母,相為嘆異而已。 後三年,生果卒。 子十八舉進士,猶奉祖母以終老雲。 異史氏曰:「人必窒有俠女,而後可以畜孌童也(35)。 不然,爾愛其艾,彼愛爾婁豬矣(36)!」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戰國時楚置為金陵邑,故名。 (2) 伉儷(k àng lì亢歷):配偶,此指妻子。 伉,相當。 儷,並也。 古以成對的鹿皮,為定婚用物,見《儀禮。 士昏禮》。 (3) 秀曼都雅:秀麗美雅。 曼,美,長。 都,美。 (4) 凜如:猶凜然,嚴肅可畏的樣子。 (5) 乞刀尺:借剪刀和尺子。 乞,借、討。 (6) 風:同「諷」,從側面示意。 (7) 仰女十指:依靠女郎鍼黹(縫紉、刺繡)為生。 唐秦韜玉《貧女》詩:「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十指,雙手。 (8) 儇(xuān 軒)佻:輕佻;輕薄浮滑。 (9) 略不置齒頰:意謂不作感謝之言。 齒頰,猶言口舌、言語。 (10)老身:舊時老婦自稱。 (11)床頭蹀躞(diéxiè迭泄):指床前侍奉其母的雜役。 蹀躞,小步走路的樣子。 (12)犯霧露:外感致病;此指罹病而死,《史記。 淮南厲王長傳》:「逢霧露病死。 」霧露,指風寒。 (13)生硬:不柔和。 硬,據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哽」。 (14)假以詞色:給以表示友好的話語和臉色。 假,給予。 (15)狎:據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暇」。 (16)假惺惺:裝假。 此指假裝正經的人,是對俠女的蔑稱。 (17)籍籍:形容聲響紛亂。 (18)孌(luǎn 巒)童:舊時被當女性玩弄的男童。 孌,美好。 (19)枕席:喻男女同居。 (20)提汲:從井中提水,喻操持家務。 (21)苟且之行:此指男女私會。 (22)臨盆:分娩。 (23)妾身未分明:我的身份尚未明確;此指俠女與顧生沒有公開的夫婦 名份。 杜甫《新婚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妾,古代婦女自稱的謙詞。 (24)螟蛉(míng l íng名伶):養子。 《詩。 小雅。 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 教誨爾子,式彀似之。 」後因稱義子為「螟蛉」。 螟蛉,是一種飛蛾的幼蟲,蜾贏捕來喂養自己的幼蟲,古人錯認為蜾蠃以螟蛉為養子。 (25)呱呱(g ūg ū咕咕)者:指嬰兒。 呱呱,嬰兒的哭聲。 (26)捉綳席:指抱起嬰兒。 捉,抱持。 綳席,猶言「襁褓」。 (27)豐頤而廣額:下巴豐滿,上額廣闊;指面龐方圓。 (28)床笫(z ǐ子):猶「枕席」。 (29)一索而得:《易。 說卦》:「震一索而得男。 」索,求索。 此謂初次歡會,即可孕胎。 (30)信水:月經。 (31)司馬:官名。 明清時稱府同知為「司馬」。 詳《陸判》注。 (32)籍吾家:抄沒我家財產。 籍,沒收、登記。 (33)埋頭項:隱藏不敢露面。 (34)瞥爾間:轉眼間。 爾,語末助詞。 (35)畜:養。 (36)「爾愛」二句:你愛他這個公豬,他就愛你的那個母豬了。 意指你愛孌童,孌童就要愛你的妻室。 艾豭、婁豬之喻,語出《左傳。 定公十四年》:「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 酒友 車生者,家不中資(1) ,而耽飲,夜非浮三白不能寢也(2) ,以故床頭樽常不空(3)。 一夜睡醒,轉側間,似有人共臥者,意是覆裳墮耳。 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臥(4)。 視其瓶,則空矣。 因笑曰:「此我酒友也。 」不忍驚,覆衣加臂,與之共寢。 留燭以觀其變,半夜,狐欠伸。 生笑曰:「美哉睡乎!」啟覆視之,儒冠之俊人也(5)。 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 生曰:「我癖于曲櫱(6) ,而人以為痴;卿,我鮑叔也(7)。 如不見疑,當為糟丘之良友(8)。 」曳登塌,復寢。 且言:「卿可常臨,無相猜。 」狐諾之。 生既醒,則狐已去。 乃治旨酒一盛(9) ,專伺狐。 第1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上》
第1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