叟呼:「孝兒!」俄少年自外入。 叟曰:「此豚兒也(8)。 」揖而坐,略審門閥。 叟自言:「義君姓胡。 」生素豪,談議風生,孝兒亦倜儻;傾吐間(9) ,雅相愛悅。 生二十一,長孝兒二歲,因弟之。 叟曰:「聞君祖纂涂山外傳(10),知之乎?」答:「知之。 」叟曰:「我涂山氏之苗裔也(11)。 唐以後,譜系猶能憶之;五代而上無傳焉(12)。 幸公子一垂教也。 」生略述涂山女佐禹之功(13),粉飾多詞(14),妙緒泉湧(15)。 叟大喜,謂子曰:「今幸得聞所未聞。 公子亦非他人,可請阿母及青鳳來,共聽之,亦令知我祖德也(16)。 」 孝兒入幃中(17)。 少時,媼偕女郎出。 審顧之,弱態生嬌,秋波流慧,人間無其麗也。 叟指婦云:「此為老荊(18)。 」又指女郎:「此青鳳,鄙人之猶女也(19)。 頗惠,所聞見輒記不忘,故喚令聽之。 」生談竟而飲,瞻顧女郎,停睇不轉。 女覺之,輒俯其首。 生隱躡蓮鈎,女急斂足,亦無慍怒,生神志飛揚,不能自主,拍案曰:「得婦如此,南面王不易也!」媼見生漸醉,益狂,與女俱起,遽搴幃去。 生失望,乃辭叟出。 而心縈縈,不能忘情於青鳳也。 至夜,復往,則蘭麝猶芳,而凝待終宵,寂無聲咳。 歸與妻謀,欲攜家而居之,冀得一遇。 妻不從,生乃自往,讀於樓下。 夜方憑幾,一鬼披髮人,面黑如漆,張目視生。 生笑,染指研墨自涂,灼灼然相與對視。 鬼慚而去。 次夜,更既深,滅燭欲寢,聞樓後發扃,闢之閘然(20)。 急起窺覘,則扉半啟。 俄聞履聲細碎,有燭光自房中出。 視之,則青鳳也。 驟見生,駭而卻退,遽闔雙扉。 生長跽而致詞曰(21):「小生不避險惡,實以卿故。 幸無他人,得一握手為笑,死不憾耳。 」女遙語曰:「惓惓深情,妾豈不知?但叔閨訓嚴(22),不敢奉命。 」生固哀之,云:「亦不敢望肌膚之親,但一見顏色足矣。 」女似肯可,啟關出,捉之臂而曳之。 生狂喜,相將入樓下(23),擁而加諸膝。 女曰:「幸有夙分(24);過此一夕,即相思無用矣。 」問:「何故?」 曰:「阿叔畏君狂,故化厲鬼以相嚇,而君不動也。 今已卜居他所(25),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矣。 」言已,欲去,云:「恐叔歸。 」 生強止之,欲與為歡。 方持論間,叟掩入。 女羞懼無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帶不語。 叟怒曰:「賤輩辱吾門戶!不速去,鞭撻且從其後!」女低頭急去,叟亦出。 尾而聽之,訶詬萬端。 聞青鳳嚶嚶啜泣(26),生心意如割,大聲曰:「罪在小生,于青鳳何與?倘宥鳳也,刀鋸鐵鉞(27),小生願身受之!」良 久寂然,生乃歸寢。 自此第內絶不復聲息矣。 生叔聞而奇之,願售以居,不較直。 生喜,攜家口而遷焉。 居踰年,甚適,而未嘗須臾忘鳳也。 會清明上墓歸,見小狐二,為犬逼逐,其一投荒竄去,一則皇急道上。 望見生,依依哀啼,耳輯首(28),似乞其援。 生憐之,啟裳衿,提抱以歸。 閉門,置床上,則青鳳也。 大喜,慰問。 女曰:“適與婢子戲,遘此大厄。 脫非郎君,必葬犬腹。 望無以非類見憎。 「生曰:」日切懷思,系于魂夢。 見卿如獲異寶,何憎之雲!「女曰:」此天數也,不因顛覆(29),何得相從? 然幸矣,婢子必以妾為已死,可與君堅永約耳(30)。 「生喜,另舍舍之。 積二年餘,生方夜讀,孝兒忽入。 生輟讀,訝詰所來。 孝兒伏地,愴然曰:」家君有橫難,非君莫拯。 將自詣懇,恐不見納,故以某來。 「問:」何事?“ 曰:「公子識莫三郎否?」曰:「此吾年家子也(31)。 」孝兒曰:「明日將過,倘攜有獵狐,望君之留之也。 」生曰:「樓下之羞,耿耿在念,他事不敢預聞(32)。 必欲仆效綿薄(33),非青鳳來不可!」孝兒零涕曰:「鳳妹已野死三年矣(34)!」生拂衣曰(35):「既爾,則恨滋深耳!」執卷高吟,殊不顧瞻。 孝兒起,哭失聲,掩面而去。 生如青鳳所,告以故。 女失色曰:「果救之否?」曰:「救則救之;適不之諾者,亦聊以報前橫耳(36)。 」女乃喜曰:「妾少孤,依叔成立。 昔雖獲罪,乃家范應爾(37)。 」生曰:「誠然,但使人不能無介介耳(38)。 卿果死,定不相援。 」女笑曰:「忍哉!」次日,莫三郎果至,鏤膺虎(39),仆從甚赫(40)。 生門逆之(41)。 見獲禽甚多,中一黑狐,血殷毛革(42);撫之,皮肉猶溫。 便托裘敝,乞得綴補。 莫慨然解贈(43)。 生即付青鳳,乃與客飲。 客既去,女抱狐于懷,三日而蘇,展轉復化為叟。 舉目見鳳,疑非人間。 女歷言其情。 叟乃下拜,慚謝前愆(44)。 喜顧女曰:「我固謂汝不死,令果然矣。 」女謂生曰:「君如念妾,還乞以樓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45)。 」生諾之。 叟赧然謝別而去。 入夜,果舉家來。 由此如家人父子,無復猜忌矣。 生齋居,孝兒時共談讌。 生嫡出子漸長(46),遂使傅之(47);蓋循循善教(48),有師範焉(49)。 【註釋】 (1) 太原:清代府名,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2) 凌夷:通作「陵夷」。 衰敗,頽替;此指家勢衰落。 《史記。 高祖功臣年表序》:「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3) 及笄(j ī基):《禮記。 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簪。 古代女子一般十五歲結髮插簪,表示成年,可以議婚;因稱女子十五歲為及笄之年。 (4) 不速之客:不邀自至的客人。 速,召,邀,《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來。 」 第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上》
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