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奏,天子寤焉,召還匈奴使者,更報單于書而許之。 賜雄帛五十匹,黃金十斤。 單于未發,會病,復遣使願朝明年。 故事,單于朝,從名王以下及從者二百餘人。 單于又上書言:「蒙天子神靈,人民盛壯,願從五百人入朝,以明天子盛德。 」上皆許之。 元壽二年,單于來朝,上以太歲厭勝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宮。 告之以加敬于單于,單于知之。 加賜衣三百七十襲,錦繡繒帛三萬匹,絮三萬斤,它如河平時。 既罷,遣中郎將韓況送單于。 單于出塞,到休屯井,北度車田盧水,道里回遠。 況等乏食,單于乃給其糧,失期不還五十餘日。 初,上遣稽留昆隨單于去,到國,復遣稽留昆同母兄右大且方與婦入待。 還歸,復遣且方同母兄左日逐王都與婦人侍。 是時,漢平帝幼,太皇太后稱制,新都侯王莽秉政,欲說太后以威德至盛異於前,乃風單于令遣王昭君女須卜居次雲入侍太后,所以常賜之甚厚。 會西域車師後王姑句、去胡來王唐兜皆怨恨都護校尉,將妻子人民亡降匈奴,語在《西域傳》。 單于受置左谷蠡地,遣使上書言狀曰:「臣謹已受。 」詔遣中郎將韓隆、王昌、副校尉甄阜、侍中謁者帛敞、長水校尉王歙使匈奴,告單于曰:「西域內屬,不當得受,今遣之。 」單于曰:「孝宣、孝元皇帝哀憐,為作約束,自長城以南天子有之,長城以北單于有之。 有犯塞,輒以狀聞;有降者,不得受。 臣知父呼韓邪單于蒙無量之恩,死遺言曰:『有從中國來降者,勿受,輒送至塞,以報天子厚恩。 』此外國也,得受之。 」使者曰:「匈奴骨肉相攻,國幾絶,蒙中國大恩,危亡復續,妻子完安,累世相繼,宜有以報厚恩。 」單于叩頭謝罪,執二虜還付使者。 詔使中郎將王萌待西域惡都奴界上逆受。 單于遣使送到國,因請其罪。 使者以聞,有詔不聽,會西域諸國王斬以示之。 乃造設四條:中國人亡入匈奴者,烏孫亡降匈奴者,西域諸國佩中國印綬降匈奴者,烏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 遣中郎將王駿、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尋使匈奴,班四條與單于,雜函封,付單于,令奉行,因收故宣帝所為約束封函還。 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 單于從之,上書言:「幸得備-臣,竅樂太平聖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謹更名曰知。 」莽大說,白太后,遣使者答諭,厚賞賜焉。 漢既班四條,後護烏桓使者告烏桓民,毋得復與匈奴皮布稅。 匈奴以故事遣使者責烏桓稅,匈奴人民婦女欲賈販者皆隨往焉。 烏桓距曰:「奉天子詔條,不當予匈奴稅。 」匈奴使怒,收烏桓酋豪,縛到懸之。 酋豪昆弟怒,共殺匈奴使及其官屬,收略婦女馬牛。 單于聞之,遣使發左賢王兵入烏桓責殺使者,因攻擊之。 烏桓分散,或走上山,或東保塞。 匈奴頗殺人民,驅婦女弱小且千人去,置左地,告烏桓曰:「持馬畜皮布來贖之。 」烏桓見略者親屬二千餘人持財畜往贖,匈奴受,留不遣。 王莽之篡位也,建國元年,遣五威將王駿率甄阜、王颯、陳饒、帛敞、丁業六人,多賫金帛,重遺單于,諭曉以受命代漢狀,因易單于故印。 故印文曰「匈奴單于璽」,莽更曰「新匈奴單于章」。 將率既至,授單于印紱,詔令上故印拔。 單于再拜受詔。 譯前,欲解取故印紱,單于舉掖授之。 左姑夕侯蘇從旁謂單于曰:「未見新印文,宜且勿與。 」單于止,不肯與。 請使者坐穹廬,單于欲前為壽。 五威將曰:「故印紱當以時上。 」單于曰:「諾。 」復舉掖授譯。 蘇復曰:「未見印文,且勿與。 」單于曰:「印文何由變更!」遂解故印紱奉上,將率受。 著新紱,不解視印,飲食至夜乃罷。 右率陳饒謂諸將率曰:“鄉者姑夕侯疑印文,幾令單于不與人。 如令視印,見其變改,必求故印,此非辭說所能距也。 既得而復失之,辱命莫大焉。 不如椎破故印,以絶禍根。 ”將率猶與,莫有應者。 饒,燕士,果悍,即引斧椎壞之。 明日,單于果遣右骨都侯當白將率曰:「漢賜單于印,言『璽』,不言『章』,又無『漢』字。 諸王已下乃有『漢』,言『章』。 今即去『璽』加『新』,與臣下無別。 願得故印。 」將率示以故印,謂曰:「新室順天製作,故印隨將率所自為破壞。 單于宜承天命,奉新室之制。 」當還白,單于知已無可奈何,又多得賂遺,即遣弟右賢王輿奉馬牛隨將率入謝,因上書求故印。 將率還到左犁汗王咸所居地,見烏桓民多,以問咸。 咸具言狀,將率曰:「前封四條,不得受烏桓降者,亟還之。 」咸陽:「請密與單于相聞,得語,歸之。 」單于使咸報曰:「當從塞內還之邪,從塞外還之邪?」將率不敢顓決,以聞。 詔報,從塞外還之。 單于始用夏侯-求地有距漢語,後以求稅烏桓不得,因寇略其人民,釁由是生,重以印文改易,故怨恨。 乃遣右大且渠蒲呼盧訾等十餘人將兵眾萬騎,以護送烏桓為名,勒兵朔方塞下。 朔方太守以聞。 明年,西域車師後王須置離謀降匈奴,都護但欽誅斬之。 置離兄狐蘭支將人眾二千餘人,驅畜產,舉國亡降匈奴,單于受之。 狐蘭支與匈奴共入寇,擊車師,殺後成長,傷都護司馬,復還入匈奴。 第3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漢書》
第3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