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哀王-,天漢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賀嗣。 立十三年,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征王賀典喪。 璽書曰:「制詔昌邑王:使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征王,乘七乘傳詣長安邸。 」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書。 其日中,賀發,晡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于道。 郎中令龔遂諫王,令還郎謁者五十餘人。 賀到濟陽,求長鳴鷄,道買積竹杖。 過弘農,使大奴善以衣車載女子。 至湖,使者以讓相安樂。 安樂告遂,遂入問賀,賀曰:「無有。 」遂曰:「即無有,何愛一善以毀行義!請收屬吏,以湔灑大王。 」即C378善,屬衛士長行法。 賀到霸上,大鴻臚效迎,騶奉乘輿車。 王使仆壽成禦,郎中令遂參乘。 旦至廣明東都門,遂曰:「禮,奔喪望見國都哭。 此長安東郭門也。 」 賀曰:「我嗌痛,不能哭。 」至城門,遂復言,賀曰:「城門與郭門等耳。 」且至未央宮東闕,遂曰:「昌邑帳在是闕外馳道北,未至帳所,有南北行道,馬足未至數步,大王宜下車,鄉闕西面伏。 哭盡哀止。 」王曰:「諾。 」到,哭如儀。 王受皇帝璽綬,襲尊號。 即位二十七日,行瀅亂。 大將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故王家財物皆與賀。 及哀王女四人各賜湯沐邑千戶。 語在《霍光傳》。 國除,為山陽郡。 初,賀在國時,數有怪。 嘗見白犬,高三尺,無頭,其頸以下似人,而冠方山冠。 後見熊,左右皆莫見。 又大鳥飛集宮中。 王知,惡之,輒以問郎中令遂。 遂為言其故,語在《五行志》。 王-天嘆曰:「不祥何為數來!」遂叩頭曰:「臣不敢隱忠,數言危亡之戒,大王不說。 夫國之存亡,豈在臣言哉?願王內自揆度。 大王誦《詩》三百五篇,人事浹,王道備,王之所行中《詩》一篇何等也?大王位為諸侯王,行污于庶人,以存難,以亡易,宜深察之。 」後又血污王坐席,王問遂,遂叫然號曰:“宮空不久,BD28祥數至。 血者,陰憂象也。 宜畏慎自省。 ”賀終不改節。 居無何,征。 既即位,後王夢青蠅之矢積西階東,可五六石,以屋版瓦覆,發視之,青蠅矢也。 以問遂,遂曰:「陛下,之《詩》不雲乎?『營營青蠅,至于-;愷悌君子,毋信讒言。 』陛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 宜進先帝大臣子孫親近以為左右。 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讒諛,必有凶咎。 願詭禍為福,皆放逐之。 臣當先逐矣。 」賀不用其言,卒至于廢。 大將軍光更尊立武帝曾孫,是為孝宣帝。 即位,心內忌賀,元康二年遣使者賜山陽太守張敞璽書曰:「制詔山陽太守:其謹備盜賊,察往來過客。 毋下所賜書!」敞於是條奏賀居處,著其廢亡之效,曰:“臣敞地節三年五月視事,故昌邑王居故宮,奴婢在中者百八十三人,閉大門,開小門,廉吏一人為領錢物市買,朝內食物,它不得出入。 督盜一人別主徼循,察往來者。 以王家錢取卒,C22D宮清中備盜賊。 臣敞數遣丞吏行察。 四年九月中,臣敞入視居處狀,故王年二十六七,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鋭卑,少鬚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 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 臣敞與坐語中庭,閲妻子奴婢。 臣敞欲動觀其意,即以惡鳥感之,曰:『昌邑多梟。 』故王應曰:『然。 前賀西至長安,殊無梟。 復來,東至濟陽,乃復聞梟聲。 』臣敞閲至子女持轡,故王跪曰:‘持轡母,嚴長孫女也。 ’臣敞故知執金吾嚴延年字長孫,女羅-,前為故王妻。 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 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 昧死奏名籍及奴婢財物簿。 臣敞前書言:『昌邑哀王歌舞者張修等十人,無子,又非姬,但良人,無官名,王薨當罷歸。 太傅豹等擅留,以為哀王園中人,所不當得為,請罷歸。 』故王聞之曰:『中人守園,疾者當勿治,相殺傷者當勿法,欲令亟死,太守奈何而欲罷之?』其天資喜由亂亡,終不見仁義,如此。 後丞相御史以臣敞書聞,奏可。 皆以遣。 ”上由此知賀不足忌。 其明年春,乃下詔曰:「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析而不殊。 其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侍中衛尉金安上上書言:「賀,天之所棄,陛下至仁,復封為列侯。 賀E73C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 」奏可。 賀就國豫章。 數年,揚州刺史柯奏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交通,萬世問賀:「前見廢時,何不堅守毋出宮,斬大將軍,而聽人奪璽綬乎?」賀曰:「然。 失之。 」萬世又以賀且王豫章,不久為列侯。 賀曰:且然,非所宜言。 ”有司案驗,請逮捕。 制曰:「削戶三千。 」後薨。 豫章太守廖奏言:“舜封象于有鼻,死不為置後,以為暴亂之人不宜為太祖。 海昏侯賀死,上當為後者子充國;充國死,覆上弟奉親;奉親復死,是天絶之也。 陛下聖仁,于賀甚厚,雖舜于象無以加也。 宜以禮絶賀,以奉天意。 願下有司議。 ”議皆以為不宜為立嗣,國除。 元帝即位,復封賀子代宗為海昏侯,傳子至孫,今見為侯。 第2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漢書》
第2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