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 ”御史臨淮韓牧以為「可略于《禹貢》九河處穿之,縱不能為九,但為四五,宜有益。 」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 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 《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 又秦攻魏,決河灌其都,決處遂大,不可復補。 宜卻徙完平處,更開空,使緣西山足乘高地而東北入海,乃無水災。 ”沛郡桓譚為司空掾,典其議,為甄豐言:「凡此數者,必有一是。 宜詳考驗,皆可豫見,計定然後舉事,費不過數億萬,亦可以事諸浮食無產業民。 空居與行役,同當衣食;衣食縣官,而為之作,乃兩便,可以上繼禹功,下除民疾。 」王莽時,但崇空語,無施行者。 贊曰:古人有言:「微禹之功,吾其魚乎!」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于四瀆,而河為宗。 孔子曰:「多聞而志之,知之次也。 」 國之利害,故備論其事。 卷三十 藝文志第十 昔仲尼沒而微言絶,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 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CA36亂。 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 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 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 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 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 今刪其要,以備篇輯。 《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傳-周氏》二篇。 字王孫也。 《服氏》二篇。 《楊氏》二篇。 名何,字叔元,-川人。 《蔡公》二篇。 衛人,事周王孫。 《韓氏》二篇。 名嬰。 《王氏》二篇。 名同。 《丁氏》八篇。 名寬,字子襄,梁人也。 《古五字》十八篇。 自甲子至壬子,說《易》陰陽。 《淮南道訓》二篇。 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號九師說。 《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五篇,《神輸》五篇,圖一。 《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說》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至于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 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絶。 漢興,田何傳之。 訖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學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 為五十七篇。 《經》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二家。 《歐陽經》三十二卷。 《傳》四十一篇。 《歐陽章句》三十一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歐陽說義》二篇。 劉向《五行傳記》十一卷。 許商《五行傳記》一篇。 《周書》七十一篇。 周史記。 《議奏》四十二篇。 宣帝時石渠論。 凡《書》九家,四百一十二篇。 入劉向《稽疑》一篇。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于堯,下訖于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 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 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 訖孝宣世,有《歐陽》、《大小夏侯氏》,立於學官。 《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 武帝末,魯共王懷孔子宅,欲以廣其宮。 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 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音,於是俱,乃止不壞。 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安國獻之。 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 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 《書》者,古之號令,號令于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 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可知也。 《詩經》二十八卷,魯、齊、韓三家。 《魯故》二十五卷。 《魯說》二十八卷。 《齊後氏故》二十捲 《齊孫氏故》二十七卷。 《齊後氏傳》三十九卷。 《齊孫氏傳》二十八卷。 《齊雜記》十八卷。 《韓故》三十六卷。 《韓內傳》四卷。 《韓外傳》六卷。 《韓說》四十一卷。 《毛詩》二十九卷。 《毛詩故訓傳》三十捲。 凡《詩》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第1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漢書》
第1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