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于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也。 其界自弘農故關以西,京兆、撫風、馮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柯、越-、益州,皆宜屬焉。 秦之先曰柏益,出自帝顓頊,堯時助禹治水,為舜朕虞,養育草木鳥獸,賜姓嬴氏,歷夏、殷為諸侯。 至周有造父,善馭習馬,得華騮、綠耳之乘,幸于穆王,封于趙城,故更為趙氏。 後有非子,為周孝王養馬B651、渭之間。 孝王曰:「昔伯益知禽獸,子孫不絶。 」乃封為附庸,邑之於秦,今隴西秦亭秦谷是也。 至玄孫,氏為莊公,破西戎,有其地。 子襄公時,優王為犬戎所敗,平王東遷雒邑。 襄公將兵救周有功,賜受支阝、酆之地,列為諸侯。 後八世,穆公稱伯,以河為竟。 十餘世,孝公用商君,制轅田,開仟伯,東雄諸侯。 子惠公初稱王,得上郡、西河。 孫昭王開巴蜀,滅周,取九鼎。 昭王曾孫政並六國。 稱皇帝,負力怙威,燔書坑儒,自任私智。 至子胡亥,天下畔之。 故秦地于《禹貢,時跨雍、梁二州,《詩-風》兼秦、豳兩國。 昔后稷封EA69,公劉處豳,大王徙支阝,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牆,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 有-、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 始皇之初,鄭國穿渠,引涇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饒。 漢興,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于長陵。 後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併兼之家于諸陵。 蓋亦以強干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 是故五方雜厝,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桀則遊俠通堅。 瀕南山,近夏陽,多阻險輕薄,易為盜賊,常為天下劇。 又郡國輻湊,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貴人車服僭上,眾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靡,送死過度。 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 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 故《秦詩》曰「在其板屋」;又曰「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及《車轔》、《四載》、《小戎》之篇,皆言車馬田狩之事。 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 孔子曰:「君子有勇而亡誼則為亂,小大有勇而亡誼則為盜。 」故此數郡,民俗質木,不恥寇盜。 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時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鬲絶南羌、匈奴。 其民或以關東下貧,或以報怨過當,或以-逆亡道,家屬徙焉。 習俗頗殊,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 保邊塞,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馬為務;酒禮之會,上下通焉。 吏民相親。 是以其俗風雨時節,谷糴常賤,少盜賊,有和氣之應,賢于內郡。 此政寬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 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 南賈滇、棘僮,西近邛、-馬旄牛。 民食稻魚,亡凶年憂,俗不愁苦,而輕易瀅-,柔弱褊厄。 景、武間,文翁為蜀守,教民讀書法令,未能篤通道德,反以好文刺譏,貴慕權勢。 及司馬相如遊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于世。 鄉黨慕循其跡。 後有王褒、嚴遵,揚雄之徒,文章冠天下。 繇文翁倡其教,相如為之師,故孔子曰:「有教亡類。 」 武都地雜氐,羌,及犍為、-柯、越-,皆西南外夷,武帝初開置。 民俗略與巴、蜀同,而武都近天水,俗頗似焉。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 吳札觀樂,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舊乎?」 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謂之鶉首之次,秦之分也。 魏地,觜-、參之分野也。 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內,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氵隱強、新汲、西華、長平,潁川之舞陽、郾、許、-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皆魏分也。 河內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庸、衛國是也-,以封紂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臨殷民,謂之三監。 故《書序》曰「武王崩,三監畔」,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弟康叔,號曰孟侯,以夾輔周室;遷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衛三國之詩相與同風。 《邶詩》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 《衛》曰:「瞻彼其奧」,「河水洋洋」。 故吳公子札聘魯觀周樂,聞《邶》、《庸》、《衛》之歌,曰:「美哉淵乎!吾聞康叔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至十六世,懿公亡道,為狄所滅。 齊桓公帥諸侯伐狄,而更封衛于河南曹、楚丘,是為文公。 而河內殷虛,更屬於晉。 康叔之風既歇,而紂之化猶存,故俗剛強,多豪桀侵奪,薄恩禮,好生分。 河東土地平易,有鹽鐵之饒,本唐堯所居,《詩-風》唐、魏之國也。 第1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漢書》
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