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升等四人,皆于河陰遇害,果如其言。 俄領著作郎。 前廢帝立,除安東將軍、秘書監,仍著作。 初,爾朱兆之入洛,官守奔散,國史典書高法顯密埋史書,故不遺落。 偉自以為功,訴求爵賞。 偉挾附世隆,遂封東阿縣伯,而法顯止獲男爵。 偉尋進侍中。 孝靜初,除衛大將軍、中書令,監起居。 後以本官復領著作,卒官。 贈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幽州刺史,謚曰文貞公。 國史自鄧淵、崔琛、崔浩、高允、李彪、崔光以還,諸人相繼撰錄。 綦俊及偉等諂說上黨王天穆及爾朱世隆,以為國書正應代人修緝,不宜委之餘人,是以俊、偉等更主大籍。 守舊而已,初無述著。 故自崔鴻死後,迄終偉身,二十許載,時事蕩然,萬不記一,後人執筆,無所憑據。 史之遺闕,偉之由也。 外示沉厚,內實矯競。 與綦俊少甚相得,晚以名位之間,遂若水火。 與宇文忠之之徒代人為黨,時賢畏惡之。 而愛尚文史,老而彌篤。 偉弟少亡,偉撫寡訓孤,同居二十餘載,恩義甚篤。 不營產業,身亡之後,賣宅營葬,妻子不免飄泊,士友嘆愍之。 長子昂,襲爵。 劉仁之,字山靜,河南洛陽人。 其先代人,徒于洛。 父爾頭,在《外戚傳》。 仁之少有操尚,粗涉書史,真草書跡,頗號工便。 御史中尉元昭引為御史。 前廢帝時,兼黃門侍郎,深為爾朱世隆所信用。 出帝初,為著作郎,兼中書令,既非其才,在史未嘗執筆。 出除衛將軍、西兗州刺史,在州有當時之譽。 武定二年卒,贈衛大將軍、吏部尚書、青州刺史,謚曰敬。 仁之外示長者,內懷矯詐。 其對賓客,破床敝席,粗飯冷菜,衣服故敗,乃過逼下。 善候當途,能為詭激。 每于稠人廣眾之中,或撾一奸吏,或縱一孤貧,大言自眩,示己高明,矜物無知。 淺識皆稱其美,公能之譽,動過其實。 性又酷虐,在晉陽曾營城雉,仁之統監作役,以小稽緩,遂杖前殷州刺史裴瑗、并州刺史王綽,齊獻武王大加譴責。 性好文字。 吏書失體,便加鞭撻,言韻微訛,亦見捶楚,吏民苦之。 而愛好文史,敬重人流。 與齊帥馮元興交款,元興死後積年,仁之營視其家,常出隆厚。 時人以此尚之。 宇文忠之,河南洛陽人也。 其先南單于之遠屬,世據東部,後入居代都。 祖阿生,安南將軍、巴西公。 父侃,卒於治書侍御史。 忠之獵涉文史,頗有筆札,釋褐太學博士。 天平初,除中書侍郎。 裴伯茂與之同省,常侮忽之,以忠之色黑,呼為「黑宇」。 後敕修國史。 元象初,兼通直散騎常侍,副鄭伯猷使蕭衍。 武定初,為安南將軍、尚書右丞,仍修史。 未幾,以事除名。 忠之好榮利,自為中書郎,六七年矣,遇尚書省選右丞,預選者皆射策,忠之入試焉。 既獲丞職,大為忻滿,志氣囂然,有驕物之色,識者笑之。 既失官爵,怏怏發病卒。 子君山。 史臣曰:綦俊遭逢受職。 山偉位行頗爽。 仁之雖內懷矯詐,而交情自篤。 忠之雖文史足用,而雅道蔑聞。 謂全德者,其難矣哉! 列傳第七十 李琰之 祖瑩 常景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隴西狄道人,司空韶之族弟。 早有盛名 ,時人號曰神童。 從父司空沖雅所嘆異,每曰:「興吾宗者,其此兒乎?」恆資給所須,愛同己子。 弱冠舉秀才,不行。 曾游河內北山,便欲有隱遁意。 會彭城王勰闢為行台參軍,苦相敦引。 尋為侍中李彪啟兼著作郎,修撰國史。 稍遷國子博士 ,領尚書儀曹郎中,轉中書侍郎、司農少卿、黃門郎,修國史。 遷國子祭酒,轉秘書監、兼七兵尚書。 遷太常卿。 孝莊初,太尉元天穆北討葛榮,以琰之兼御史中尉,為北道軍司。 還,除征東將軍,仍兼太常。 出為衛將軍、荊州刺史。 頃之,兼尚書左仆射、三荊二郢大行台。 尋加散騎常侍。 琰之雖以儒素自業,而每語人言「吾家世將種」,自雲猶有關西風氣。 及至州後,大好射獵 ,以示威武。 爾朱兆入洛,南陽太守趙修延以琰之莊帝外戚,誣琰之規奔蕭衍,襲州城,遂被囚執,修延仍自行州事。 城內人斬修延,還推琰之厘州任。 出帝初,征兼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永熙二年薨。 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司徒公、雍州刺史,謚曰文簡。 琰之少機警,善談,經史百家無所不覽,朝廷疑事多所訪質。 每云:「崔博而不精,劉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 ,學兼二子。 」 謂崔光、劉芳也。 論者許其博,未許其精。 當時物議,咸共宗之,又自誇文章,從姨兄常景笑而不許。 每休閒之際,恆閉門讀書,不交人事。 嘗謂人曰:「吾所以好讀書,不求身後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願,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 豈為聲名勞七尺也?此乃天性,非為力強。 」 前後再居史職,無所編緝。 安豐王延明,博聞多識,每有疑滯,恆就琰之辨析,自以為不及也。 二子綱、惠,並從出帝入關。 祖瑩,字元珍,范陽遒人也。 曾祖敏,仕慕容垂為平原太守。 太祖定中山,賜爵安固子,拜尚書左丞。 卒,贈并州刺史。 祖嶷,字元達。 以從征平原功,進爵為侯,位馮翊太守,贈幽州刺史。 父季真,多識前言往行,位中書侍郎,卒於安遠將軍、鉅鹿太守。 第3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下》
第3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