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忠於事君者,節義著于臨終;孝于奉親者,淳誠表於垂沒。 故孔明卒軍,不忘全蜀之計;曾參疾甚,情存善言之益。 雖則庸昧 ,敢忘景行。 臣荷天地覆載之恩,蒙大造生成之德,漸風訓于華年,服道教於弱冠。 濯纓清朝,垂周三紀,受先帝非分之眷,叨陛下殊常之寵。 遂乃齊跡功舊,內侍幃幄,爵列諸王,位班上等,從容聞道,與知國政。 誠思竭儘力命,以報所受,不謂事與心違,忽嬰重疾。 每屈輿駕親臨問之,榮洽生平,惠流身後,犬馬之誠,銜佩罔極。 今所病遂篤,慮必不起,延首闕庭,鯁戀終日。 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陳愚昧管窺之見。 臣聞為治之要,其略有五:一者慎刑罰,二者任賢能,三者親忠信,四者遠讒佞 ,五者行黜陟。 夫刑罰明則奸宄息,賢能用則功績,著親忠信則視聽審,遠讒佞則疑間絶,黜陟行則貪叨改。 是以欽恤惟刑,載在《唐典》;知人則哲,唯帝所難。 《周書》垂好德之文,漢史列防奸之論,考省幽明,先王大典。 又八表既廣,遠近事殊,撫荒裔宜待之以寬信,綏華甸宜惠之以明簡。 哀恤孤獨,賑施困窮,錄功舊,赦小罪,輕徭役,薄賦斂,修福業,禁淫祀。 願聽政餘暇,賜垂覽察。 使子囊之誠,重申于當世;將墜之志,獲用於明時。 尋薨,時年四十八。 高祖、文明太后親臨哀慟,賜溫明秘器,宕昌公王遇監護喪事。 贈衛大將軍、太宰、并州牧,謚曰宣王。 內侍長董醜奴營墳墓 ,將葬于城東,高祖登城樓以望之。 京都文士為作哀詩及誄者百餘人。 乃詔為叡立祀于都南二十里大道右,起廟以時祭薦,並立碑銘,置守祀五家。 又詔褒叡,圖其捍虎狀于諸殿,命高允為之贊。 京都士女謟稱叡美,造新聲而絃歌之,名曰《中山王樂》。 詔班樂府,合樂奏之。 初叡女妻李沖兄子延賓,次子又適趙國李恢之華。 女之將行也,先入宮中,其禮略如公主、王女之儀。 太后親禦太華殿,寢其女于別帳 ,叡與張祐侍坐,叡所親及兩李家丈夫婦人列于東西廊下。 及車引,太后送過中路。 時人竊謂天子、太后嫁女。 叡之葬也,假親姻義舊,衰絰縞冠送喪者千餘人,皆舉聲慟泣以要榮利,時謂之義孝。 叡既貴,乃言家本太原晉陽,遂移屬焉,故其兄弟封爵移以并州郡縣。 薨後,重贈叡父橋侍中、征西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武威王,謚曰定,追策叡母賈氏為妃,立碑于墓左。 父子並葬城東,相去裡余,遷洛後,更徙葬太原晉陽。 子襲,字元孫。 年十四,以父任擢為中散,仍總中部。 叡薨,高祖詔襲代領都曹 ,為尚書令,領吏部曹、中部,如其品職,依典承襲。 文明太后令曰:「都曹尚書曹百僚之首,民所具瞻。 襲年少,智思未周,其都曹尚書令可權記,使閒習政事,後用不晚。 」 終太后世,寵念如初。 襲王爵,例降為公。 太后崩後,襲仍在高祖左右,然禮遇稍薄,不復關與時事。 久之,出為鎮西將軍、秦州刺史,又轉并州刺史。 十七年,輿駕詣洛,路幸其治,供帳粗辦,境內清靜,高祖頗嘉之。 而民庶多為立銘,置於大路,虛相稱美,或曰襲所教也。 高祖聞而問之,對不以實,因是面被責讓,尚書奏免其官,詔唯降號二等。 二十年,以事為中尉所糾,會赦免,語在《常景傳》。 景明二年卒,贈平南將軍、豫州刺史,謚曰質。 子忻,襲爵,為太尉、汝南王悅記室參軍。 建義初,河陰遇害,贈散騎常侍、安北將軍、肆州刺史 ,謚曰穆。 子子暄,襲爵。 武定末,齊州驃騎府功曹參軍。 齊受禪,例降。 忻弟誕,字永安。 龍驤將軍、正平太守。 亦于河陰遇害,贈撫軍將軍、并州刺史。 子希雲,舉季才,早亡。 誕弟殖,字永興。 司空城局參軍。 子祖干,司徒行參軍,并州刺史。 殖弟永業,司空參軍事。 襲弟椿,字元壽。 少以父任拜秘書中散,尋以父憂去職。 後除羽林監、謁者仆射,母喪解任。 正始初,拜中散,出為太原太守,加鎮遠將軍,坐事免。 椿僮仆千餘,園宅華廣,聲妓自適,無乏于時。 或有勸椿仕者,椿笑而不答。 雅有巧思,凡所營制,可為後法。 由是正光中,元叉將營明堂、闢雍,欲征椿為將作大匠,椿聞而以疾固辭。 孝昌中,爾朱榮既據並肆,以汾州胡逆,表加椿征虜將軍、都督,慰勞汾胡。 汾胡與椿比州,服其聲望,所在降下。 事寧,授右將軍、太原太守。 以預立莊帝之勞,封遼陽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尋轉封真定縣開國侯,食邑七百戶。 除持節、本將軍、華州刺史。 尋轉使持節、散騎常侍、殷州刺史。 元曄立,除都官尚書,固辭不拜。 永熙中,行冀州事。 尋除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瀛州刺史。 第1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下》
第1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