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字顯則,北海劇人也。 祖猛,苻堅丞相。 父休,河東太守。 憲幼孤,隨伯父永在鄴。 苻丕稱尊號,復以永為丞相。 永為慕容永所殺,憲奔清河,匿於民家。 皇始中,輿駕次趙郡之高邑,憲乃歸誠。 太祖見之,曰:「此王猛孫也。 」 厚禮待之,以為本州中正,領選曹事,兼掌門下。 世祖即位,行廷尉卿。 出為上谷太守,加中壘將軍,賜爵高唐子。 清身率下,風化大行。 尋拜外都大官,後為中都。 歷任二曹,斷獄稱旨,進爵劇縣侯,加龍驤將軍。 出為并州刺史,加安南將軍,進爵北海公,境內清肅。 及還京師,以憲元老,特賜錦繡、布帛、綿彩、珍羞、禮膳。 天安初卒,年八十九。 贈鎮南將軍、青州刺史,謚曰康。 子崇,襲。 早卒。 子仲智襲。 歷中山侍郎、安西將軍、纓州刺史。 有清平之稱。 崇弟嶷,字道長。 少以父任為中書學生,稍遷南部大夫。 高祖初,出使巡察青、徐、兗、豫,撫慰新附,觀省風俗。 還,遷南部尚書,在任十四年。 時南州多事,文奏盈幾,訟者填門。 嶷性儒緩,委隨不斷,終日在坐,昏睡而已。 李訴、鄧宗慶等號為明察,勤理時務,而二人終見誅戮,余十數人或黜或免,唯嶷卒得自保。 時人為之語曰:「實痴實昏,終得保存。 」 加散騎常侍,右將軍,賜爵東平侯。 未幾,拜安東將軍,進爵樂安公。 出為持節、鎮西將軍、秦州刺史。 改為華山公,散騎常侍如故。 後入為內都大官。 卒。 子祖念,襲爵。 官至東平太守。 例降爵為侯。 卒,贈寧朔將軍、光州刺史。 子慶鐘,襲爵。 給事中。 食穢無行,坐事爵除。 祖念弟雲,字羅漢,頗有風尚。 自尚書郎入為中書舍人。 轉司州別駕、光祿少卿,改授衛尉少卿。 出為冠軍將軍、尚書、兗州刺史,尋進號征虜將軍。 在州坐受所部荊山戍主杜虞財貨,又取官絹,因染割易,御史糾劾,付廷尉。 遇赦免。 熙平二年卒官。 贈平南將軍、豫州刺史,謚曰文昭。 有九子。 長子昕,字元景。 武定末,太子詹事。 昕弟暉,字元旭。 早稱機悟。 歷尚書儀曹郎、中書舍人。 贈散騎常侍、鎮軍將軍、兗州刺史。 暉弟旰,字仲明。 秘書郎、司徒主簿。 天平中,為盜所害。 屈遵,字子皮,昌黎徒河人也。 博學多藝,名著當時。 為慕容永尚書仆射、武垣公。 永滅,垂以為博陵令。 太祖南伐,車駕幸魯口,博陵太守申永南奔河外,高陽太守崔玄伯東走海濱,屬城長吏率多逃竄。 遵獨告其吏民曰:「往年寶師大敗,今茲垂征不還,天之棄燕,人弗支也。 魏帝神武命世,寬仁善納,禦眾百萬,號令若一,此湯武之師。 吾欲歸命,爾等勉之,勿遇嘉運而為禍先。 」 遂歸太祖。 太祖素聞其名,厚加禮焉。 拜中書令,出納王言,兼總文誥。 中原既平,賜爵下蔡子。 從駕還京師,卒,時年七十。 子須,襲。 除長樂太守,加鎮遠將軍,進爵信都侯。 卒,贈寧北將軍、昌黎公,謚曰恭。 少子處珍,襲爵。 處珍卒,子車渠襲爵。 高祖初,出為東陽鎮將。 卒,贈青州刺史,謚曰莊。 須長子垣,字長生。 沉深有局量。 少纂家業,尤善書計。 太祖初,給事諸曹。 太宗世,遷將作監,統京師諸署。 世祖即位,稍遷尚書右仆射,加侍中。 以破平涼功,賜爵濟北公,加平南將軍。 後轉中領軍。 恭宗在東宮,垣領太子少傅。 後督諸軍東伐,進號鎮東大將軍。 師次和龍,馮文通致牛酒以犒軍,獻甲三千。 垣責其不送侍子,數之以王命,遂掠男女六千口而還。 垣在宮公正,內外稱其平當。 世祖信任之,委以大政,車駕出征,常居中留鎮。 與襄城公廬魯元俱賜甲第,世祖數臨幸,賞賜隆厚。 真君四年,墜馬卒,時年五十五。 時世祖幸陰山,恭宗遣使乘傳奏狀,世祖甚悼惜之。 謂使人曰:「汝等殺朕良臣,何用乘馬!」遂令步歸。 贈征西大將軍,謚曰成公。 長子觀,早卒。 世祖愍之,賜其子男爵。 觀弟道賜,襲祖爵。 道賜,少以父任,內侍左右。 稍遷主客,進為尚書,加散騎常侍。 善騎射,機辯有辭氣,世祖甚器之。 從征蓋吳,遷尚書右仆射,加侍中。 還至雁門,暴疾卒。 謚曰哀公。 子拔,襲爵。 拔少好陰陽學。 世祖追思其父祖,年十四,以為南部大夫。 時世祖南伐,擒劉義隆將胡盛之,以付拔。 拔酒醉,不覺盛之逃去。 世祖大怒,命斬之。 將伏鑕,世祖愴然曰:「若鬼而有知,長生問其子孫,朕何以應之?」乃赦拔,免為散大夫。 後顯祖以其功臣子拜營州刺史。 卒,子永興襲爵。 張蒲,字玄則,河內修武人,本名謨,後改為蒲。 漢太尉延之後。 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書,以清方稱。 蒲少有父風,頗涉文史,以端謹見知,為慕容寶陽平、河間二郡太守,尚書左丞。 太祖定中山,寶之官司敘用者,多降品秩。 既素聞蒲名,仍拜為尚書左丞。 天興中,以蒲清謹方正,遷東部大人。 後拜太中大夫。 太宗即位,為內都大官,賜爵泰昌子,參決庶獄,私謁不行,號為公正。 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驅逼吏民入白間山,謀為大逆。 詔蒲與冀州刺史長孫道生等往討。 道生等欲徑以大兵擊之,蒲曰:「良民所以從猛雀者,非樂亂而為,皆逼凶威,強服之耳。 今若直以大軍臨之,吏民雖欲返善,其道無由。 又懼誅夷,必並勢而距官軍,然後入山恃阻,誑惑愚民。 其變未易圖也。 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與猛雀同謀者無坐,則民必喜而俱降矣。 」 道生甚以為然,具以奏聞。 太宗詔蒲軍前慰喻。 乃下數千家,還其本屬,蒲皆安集之。 第1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魏書 上》
第1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