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潼關上扯起大唐忠孝王旗號,停留半月起兵,竟往臨潼關。 三軍司命,浩浩蕩蕩,大隊人馬,殺奔潼關,離城十里,放炮停行,一聲炮響,安營已畢,明日開兵。 再講臨潼關離長安二百餘里,若臨潼關一破,長安就不能保,這鎮守總兵官名陳元泰。 這一日昇堂,有探了報進說:「老爺,不好了!薛剛打破潼關,已到臨潼關了。 請爺定奪。 」陳元泰不聽猶可,聽了此言,唬得魂飛魄散,手足無措。 想臨潼關乃小小關津,怎能擋住大兵?況且兵微將寡,不如上表進京求救。 關上多加灰瓶、石子,緊閉關門,不與你交戰,待朝廷救兵到了,然後開兵。 差官星夜到京,見了武三思說:「薛剛打破潼關,事在危急,乞千歲奏明聖上,請救兵保守臨潼關,以退薛兵。 」武三思聽了大驚”如今耽擱不住,抱本上殿,奏知天子。 武后見表大驚夫色,忙問差官:「薛剛叛賊怎能得到臨潼?」差官奏道:「薛剛先居臨陽,興兵三十萬,其兵不可擋。 打破三關,潼關總兵盛元傑獻了潼關,與敵人對親。 今兵已到臨潼前了。 請旨定奪。 」 武后傳旨,如有人退得薛兵者,官封萬戶侯。 西班文武閉口不言。 連問數次,並無人答應。 武后大怒。 班中閃出武三思奏道:「臣聞大廈將傾,一人難扶。 且今庫藏空虛,都城雖有兵十萬,沒有良將。 願陛下張掛榜文,有人退得薛剛,重爵加封,彼此出死力以解此危。 」武后說:「此言甚是有理。 」一面將聖諭張掛,一面整頓兵馬,前去救授保護。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六回 驢頭揭榜認太子 梨花仙法斬驢頭 適纔話言不表,再講西番蓮花洞魔張祖師,這一日在洞中,駕坐蒲團,屈指一算,曉得武則天有覆國之禍,忙喚徒弟薛驢頭到來,說:「你在我山一十八年,力長千斤,槍法精通。 命你下山到長安見你母后,領兵前去活捉薛剛,不可傷他性命。 牢牢記着。 」薛驢頭跪在地下說:「弟子不知,望師父說明,好去認父母,以退薛兵。 」師父說:「你不知麼?你父薛敖曹,與武后交好,生下你來,將你拋在金水河中。 我救你回山,傳授槍法,你母后被薛剛打破潼關,事在危急。 作速前往。 」 驢頭醒悟,帶了火尖槍,騎上獅子馬,師父又與他一件寶貝,名曰飛銼,祭起拿人。 驢頭拜別師父,跨了獅子馬,把馬一拉,四足騰空而去。 不片時已到長安,按落雲頭,來到朝門,果見榜文。 命軍士通報武三思。 武三思得報,正在用人之際,急忙請進,說起情由一同來到朝中。 驢頭朝見說:「母后在上,臣兒朝見。 」武后一看,見其人詫異,驢馬頭,人身子,道童打扮,問道:「緣何稱朕母后?」驢頭奏說:「臣父薛敖曹,向年與母后交合,生下臣兒,拋在金水河中,被師父救去,今已年長。 師父命臣兒下山,立擒薛剛,掃滅薛兵,天下太平。 」 武后聽了,心中覺得大悅,封驢頭太子兵馬大元帥,張昌宗為軍師,起兵十萬,出了長安,來到臨潼關。 總兵官陳元泰出城迎接。 接進千歲、軍師,到了帥府,下拜已畢,擺酒接風。 他們三個俱是一樣格式。 你道為何?原來都是酒色之徒。 二人一到,就接幾個粉頭前來陪酒。 一個叫做就地滾,一個叫做軟如綿。 筵散就在帥府房中行樂。 二女客極其奉承,弄得太子快活不過。 次日問陳元泰道:「薛兵到關幾日了?」陳元泰道:「前日到的,打關二日,沒將出去應戰,緊閉關門。 千歲到了,傳令開關迎敵。 」太子說:「且慢,明日開兵。 行兵打陣之事,再不必提起,只是飲酒,夜間多喚幾個粉頭陪吾。 」陳元泰應喏,奉承得驢頭太子不亦樂乎。 第1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三傳》
第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