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抬頭一看,「吾不救他,更待何時?」口中念起咒語,但見豁拉拉一陣狂風,飛沙走石,千年老樹連根拔起,法場人都立腳不住。 唬得武三思、張君左魂不在身,燈火都吹滅了。 梨花將身一抖,繩索都落下,起在空中,駕在雲端,往下一看:「待吾救出薛家。 」 不表梨花救薛家,且言黎山老母駕坐蒲團,心血來潮,輪指一算說:「不好了,徒弟梨花要救薛家,違犯天條。 」忙駕雲到長安,按落雲頭,見樊梨花作法,叫一聲:「徒弟,今日金童星合當歸位,猶恐你救他抗違禦旨,斬仙亭有凌遲之罪。 」梨花見了師父,聽得此言,不敢違天命,同了師父回山。 此言不表。 今有八寶山連環洞彭頭老祖在雲端經過,見一道殺氣衝天。 往下一看,原來周天子斬薛氏一家,數該如此。 「內有孤兒不該絶命,待吾救他。 」將手一指,帶回山去。 少停風息,張君左查點人犯,單單不見樊梨花、薛蛟,恐防又有變局,傳令開刀,將薛丁山一家斬首。 復旨天子,就罷了。 張君左又奏說:「薛強不知去向,薛剛逃避,恐有後患,畫影圖形,到處張掛,捉拿那薛剛、薛強。 將威寧侯王府拆去,開為鐵丘墳。 」旨意下了:「依卿所奏。 」君左領旨,將王府拆得乾乾淨淨,把丁山一門屍首,顛倒埋在下面。 將生鐵鑄成饅頭一樣,叫永世不得翻身。 內有家人王六,充作工匠,暗暗把屍排好,其餘家丁都是亂放的。 張君左傳令:「各處天下文武官員,有人拿住薛強、薛剛出首者,封萬戶侯;匿藏不報者,與本犯一體治罪。 」旨意下了,好不厲害。 各處關津渡口盤詰,畫影圖形到處張掛。 鐵丘墳四面,武三思命大刀王殿帶三千人馬守左道;又命闊斧陳先帶三千人馬把守右首。 又命兒郎日夜巡察。 想:薛剛這廝必來上墳,若來必定要捉住,碎屍萬斷。 武三思與張君左算計已定,自不必表。 再言薛強不回雁門關,欲往西涼。 這一日來到八叉山,一聲鑼響,跳出無數嘍囉攔住去路,要討買路錢,被薛強殺敗。 報上山說:「山下一人經過,小人去討買路錢,此人十分英雄,頭目被他殺得大敗。 特來報知。 」那大王姓朱名林,有女兒金鏢公主,守住八叉山,官軍不敢迎敵。 一聞此言大怒,吩咐帶馬抬槍,帶了兒郎衝下山來。 一看薛強耀武揚威,大怒說:「小子不得逞強,俺來也。 」薛強看見此人紅面長鬚,手執大刀,身騎高馬。 薛強看此人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將手中銀槍劈面一槍,朱林把槍一架,刀槍並舉,二人連戰三十回台。 朱林招駕不住,欲待回馬,只聽得後面金鏢公主大叫說:「爹爹,孩兒來也。 」薛強看見一員女將十分美貌,棄了朱林,來戰女將。 不上數合,公主將紅錦索拋起,薛強措手不及,被他拿住,帶往山中,吩咐綁了,問起姓名。 薛強說:「吾乃兩遼王四子,原任雁門關總兵官薛強便是。 」 朱林聽得大驚,下階親解繩索,扶上聚義亭,納頭下拜:「不知爵主,誤犯有罪。 」薛強答禮,也有一番言語不表。 再說金鏢公主乃聖母娘娘徒弟,師父吩咐後來與薛強姻緣之分,當夜與薛強成親,在山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報父母之仇。 不言薛強在山,再表薛剛在天雄山,報說:「雄霸到。 」二人上前迎進。 雄霸見了薛剛,大罵說:「一身做事一身當,你犯了彌天大罪,害了父母、兄嫂滿門斬首。 如今各處拿你,你還不知,天下之下孝就是你。 」薛剛一聽此言,暈倒在地,半日方醒,大哭不止。 伍雄說:「破釜沉舟,哭也無用。 商議一個計較報仇要緊。 」薛剛說:「那裡等得。 吾先要到長安祭掃父母。 」 第1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三傳》
第1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