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寶同,問道:「將軍夤夜到此,有何事干?」寶同說明陣上之事,女尼笑道:「原來敗兵之將,來此投宿。 但是我們女庵不便留你,別處去宿罷。 」寶同說:「如今天色昏暗,教我那裡去?乞師父行個方便,就在廊下權宿一宵,明日早行。 」再三求告,有一少年尼姑說:「師兄們,他苦苦哀求,裡面有一個囚老虎的鐵寵,鎖在裡面,大家安心。 」眾女尼齊聲說:「有理。 」對蘇寶同說:「我們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都是女眾,不便留男客,將軍必要借宿,有一囚寵在此,倒也寬大,盡可容身,你在籠內權宿一夜,明日放你出來便了。 」寶同該倒運了,上了這當,連聲答應說:「使得,使得。 」 不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十五回 梨花仙法捉寶同 神光扇軟竇仙童 前言不表,那女尼裡面扛出鐵籠,放在殿上,寶同身不由主鑽入籠內,將來鎖上。 一眾女尼都不見了,只聽外面吆喝一聲,進來一位官府紳士,隨坐在殿上,喝道:”蘇賊,認得本帥麼?”寶同抬頭一看,說:「不好了!這是梨花仙法捉住,我性命休矣。 」哀求道:「女元帥,你是正大光明英雄,饒了我命,以後再不敢來犯了。 」梨花大怒說:「反賊,你無事生非,惹動干戈,以害生靈,幾次逃脫,罪不容誅。 你有八九元功煉成虹影,刀劍不能斬你。 」令左右將靈符貼上,拋在海內。 寶同再三哀求,梨花不聽,軍士扛了,連籠拋入海中,沉于海底。 巡海夜叉飛報龍王。 金鐘三響,龍王升殿。 鱖魚丞相,鯉魚大夫,蝦兵蟹將朝見,齊集兩班。 赤魚門官啟奏說:「巡海夜叉探得有鐵籠囚一將軍,沉于海中。 特來奏知。 」龍王傳旨:「令龜鱉二將去扛來,侍寡人一看。 」二將領旨,同了夜叉將籠扛進。 龍王說:「籠內是人是怪,被何仙擒住?說與寡人聽。 」寶同一看,方知龍宮,開言說:「大王,我乃西番國舅蘇寶同,被樊梨花用倒海移山之術擒住,將我沉于海底。 望乞放我。 」龍王說:「久慕大名。 怎樣放你?」寶同說:「只要將籠上靈符去落,我就去也。 」龍王依奏,將符揭下。 寶同大喜,化道長虹而去。 龍王大怒說:「此人無禮,謝也不謝一聲,逕直去了,點將拿他。 」鯉色大夫上前奏道:「既去罷了,拿他成仇。 」龍王準奏不表。 再言寶同逃去見師父,路遇鐵板道人、飛鈸和尚駕雲而來。 見了寶同大喜,三人見禮。 寶同說起此事,僧道恨極說:「國舅,你失了黑獅駒,怎好去見教主?不如尋李道符師尊到來,擒樊梨花報仇。 」寶同說:「既如此,二位軍師先到關中幫助太子,我不日就來。 」三人作別,分頭而去,那樊梨花收了法術進營。 次日令劉仁、劉瑞打關,駕起三梯,攻打甚急。 太子唬殺說:「國舅昨日出戰,一去不回。 今日打進關來,如何是好!」 忽報二位軍師到了,太子大喜,令進來。 僧道進營參見,太子說:「少禮,賜坐,請問師尊,唐兵臨關有何妙計?」僧道說:「千歲放心,我二人駕雲而來,路逢國舅,命我二人先來守關,既唐兵打關,我二人出戰,立擒唐將。 」太子令點兵二千,開關迎戰。 劉仁、劉瑞正在打關,聽得關中炮響。 知有兵出戰,退到平陽之地,擺開陣勢,準備廝殺。 僧道二人帶兵出關,來到陣前,並不搭話,四人大戰。 二劉雖然勇猛,難敵僧道,回馬而走。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三傳》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