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泉深得無法測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 千頃雲因為有天池等山作為几案,山峰峽谷,爭奇鬥秀,是請客飲酒的好地方。 但是過了中午便陽光逼人,不能久坐。 文昌閣也不錯,晚上林中的景色尤為迷人。 朝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沒有遮攔,僅僅遠遠望見虞山,如小小的黑點。 堂荒蕪已經很久了,我和江進之商量修復它的辦法,想在裡面供奉韋應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經辭了官,恐怕進之的興緻也消盡了。 山川的興旺和荒廢,確實有它的運數啊! 在吳縣作了兩年官,登虎丘山六次。 最後一次和江進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 唱歌的人聽說縣令到來,都躲避開了。 我因此對進之說:「做官的橫行氣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麼厲害呀!以後不作官了,有不在這石上聽歌的,有月亮為證!」現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職客居吳縣,虎丘的月亮不知道還記得我的話嗎? (李夢生) 浣花溪記 〔明〕鐘惺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 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鈎,色如鑒、如琅玕、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然必至草堂,而後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 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 水木清華,神膚洞達。 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裡。 舁夫雲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 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 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 過此則武侯祠。 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 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 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 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 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 碑皆不堪讀。 鐘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險奧,各不相襲。 嚴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於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 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 時萬曆辛亥十月十七日。 出城欲雨,頃之霽。 使客遊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 迫暮趣歸。 是日清晨,偶然獨往。 楚人鐘惺記。 ——選自天啟刊本《隱秀軒集》 出成都城南門,左邊是萬里橋。 向西折行的細而美、長而彎,所見象套連的圈兒、象開口的玉環、象帶子、象圓規、象彎鈎、水色象明鏡、象碧玉、象濃綠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現一派青碧色、在城下迴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帶,然後才有「浣花溪」這一專門名稱,這是因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兒的緣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宮。 溪流一會兒遠,一會兒近。 青竹翠柏鬱鬱蔥蔥,顯得對岸濃蔭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盡頭,遠遠望去象一片薺菜。 水光樹色,清幽而絢麗,使人表裡澄徹,神清氣爽。 從青羊宮以西,從三處地方溪流匯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橋,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轎伕說通向灌縣,或者這就是所謂「江從灌口來」的說法吧。 第4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4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