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唐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于東都者,號千有餘邸;及其亂離,繼以五季之酷。 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踐,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共滅而俱亡者,無餘處矣。 予故嘗曰:「園圃之興廢,洛陽盛衰之候也。 」 且天下之治亂,候于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于園圃之廢興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哉? 嗚呼!公卿士大夫方進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樂,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選自海山仙館叢書本《洛陽名園記》 現在我來作一結論:洛陽處于中國的中心,憑藉殽山與澠池的險阻,控制秦川和隴山的要衝,並且充當了趙、魏兩地的堡壘,可以說是四方必爭之地了。 中國若是平安無事還算罷了,一旦發生變亂,洛陽必將首先遭受兵災。 因此我曾經說過:「洛陽的興盛與衰敗,便是中國安定和戰亂的預兆啊!」 當唐代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在東都洛陽建館舍、置宅第的,不下千有餘家;等到它發生動亂的時候,接踵而起的是梁、唐、晉、漢、周的殘酷戰爭。 洛陽的池塘竹樹,遭到兵車的蹂躪踐踏,變成了座座廢墟;高大的涼亭、軒敞的水榭,也被煙火焚燎,化成堆堆灰燼。 它們都與大唐江山同歸於盡,沒有剩下一處了。 因此我曾經說:「這些園林的興盛與荒廢,便是洛陽繁盛與衰敗的預兆啊!」 既然中國的安定與戰亂,從洛陽的盛衰跡象上可以看出來;而洛陽的盛衰,又可以從這些園林廢興的跡象上看出來,那麼我寫這本《洛陽名園記》,難道是徒勞無益、白費筆墨嗎? 唉,公卿士大夫們正當進用於朝、官高爵顯的時候,大都放縱自己的私慾,任意而為,而將天下的治理與荒亂拋在一邊。 他們想在告老致仕以後安享林園之樂,能夠做到嗎?有唐一代沒落的道路便是前車之鑒啊! (徐培均) 金石錄後序 〔宋〕李清照 右《金石錄》三十捲者何?趙侯德甫所著書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鐘、鼎、甗、鬲、盤、彞、尊、敦之款識,豐碑大碣、顯人晦士之事蹟,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訛謬,去取褒貶。 上足以合聖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皆載之。 可謂多矣。 嗚呼!自王涯、元載之禍,書畫與胡椒無異;長輿、元凱之病,錢癖與傳癖何殊?名雖不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 時先君作禮部員外郎,丞相作禮部侍郎,候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 趙、李族寒,素貧儉。 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 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綀,窮遐方絶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將,漸益堆積。 丞相居政府,親舊或在館閣,多有亡詩、逸史、魯壁、汲塚所未見之書。 遂儘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 後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三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 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 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 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第40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4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