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所爭辨的,尤其在於名義和實際的關係。 名義和實際的關係一經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決了。 如今您來信用以指教我的,認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員的職權,惹事生非製造事端,聚斂錢財與民爭利,拒不接受反對意見,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誹謗。 我則認為遵從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開討論和修訂法令制度,責成有關部門官吏去執行,這不是侵犯官權;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來興辦好事,革除弊端,這不是惹事生非;替國家整理財政,這不是搜括錢財;抨擊荒謬言論,責難奸佞小人,這不是拒聽意見。 至于怨恨和誹謗如此眾多,那是早就預知它會這樣的。 人們習慣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士大夫們大多把不關心國事,附和世俗之見以討好眾人為得計。 皇上卻要改變這種狀況,而我不去考慮反對的人有多少,願意竭力協助皇上來對抗他們,那眾多的反對者怎會不對我氣勢洶洶呢?商王盤庚遷都時,連百姓都埋怨,還不僅僅是朝廷裡的士大夫而已。 盤庚並不因為有人埋怨反對的緣故而改變計劃,這是因為遷都是經過周密考慮後的行動,是正確的而看不到有什麼可以改悔的緣故。 假如您責備我佔據高位已久,沒有能協助皇上大有作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澤,那末我承認錯誤;如果說現在應當什麼事也別干,只要墨守從前的老規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領教的了。 沒有機會見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曹光甫) 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宋〕王安石 三司副使,不書前人姓名。 嘉祐五年,尚書戶部員外郎呂君沖之,始稽之眾史,而自李繚紘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楊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勸已下,又得其在事之歲時,於是書名而鑱之東壁。 夫合天下之眾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 有財而莫理,則阡陌閭巷之賤人,皆能私取予之勢,擅萬物之利,以與人主爭黔首,而放其無窮之慾,非必貴強桀大而後能。 如是而天子猶為不失其民者,蓋特號而已耳。 雖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給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猶不行也。 然則善吾法,而擇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財,雖上古堯、舜猶不能毋以此為先急,而況于後世之紛紛乎? 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寵之甚備。 蓋今理財之法,有不善者,其勢皆得以議于上而改為之。 非特當守成法,吝出入,以從有司之事而已。 其職事如此,則其人之賢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觀其人,以其在事之歲時,以求其政事之見于今者,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財之方,則其人之賢不肖,與世之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 此蓋呂君之志也。 ——選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王文公文集》 三司副使官署中,以往不記錄歷任副使的姓名。 嘉祐五年,尚書戶部員外郎呂沖之方纔開始查考各種文獻資料,終於查明了從李紘以前直至第一任度支副使查道的姓名,以及楊偕以前歷任度支副使的官階品秩,從郭勸以後,又查清了歷任度支副使任職的年月,於是將他們的姓名寫在石上並且刻在度支副使廳的東壁上。 第3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3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