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史公:司馬遷自稱。 (2)先人:指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 (3)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 武王死時,成王尚年幼,於是就由周公攝政(代掌政權)。 周朝的禮樂制度相傳是由周公制定的。 (4)《易傳》:《周易》的組成部分,是儒家學者對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種解釋。 (5)《春秋》:儒家經典,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 (6)《詩》:《詩經》,儒家經典之一,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7)《書》:《尚書》,儒家經典之一,是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禮》: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三書的合作。 《樂》:儒家經典之一,今已不傳。 《易傳》、《春秋》、《詩》、《書》、《禮》、《樂》,漢時稱「六藝」。 (10)壺遂:人名,曾和司馬遷一起參加太初改歷,官至詹事,秩二千石,故稱「上大夫」。 (11)董生:指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 (12)孔子為魯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孔子在魯國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和大司寇,是年五十二歲。 司寇,掌管刑獄的官。 (13)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開國之君禹、湯、文王。 (14)陰陽:古代以陰陽解釋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凡天地萬物皆分屬陰陽。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五行:水、火、木、金、土等五種基本元素,古人認為它們之間會相生相剋。 (15)牝牡(pìn mǔ聘母):牝為雌,牡為雄。 (16)指:同「旨」。 (17)弒(shì是):古時稱臣殺君、子殺父母曰「弒」。 (18)社稷:土神和穀神。 古時王朝建立,必先立社稷壇;滅人之國,也必先改置被滅國的社稷壇。 故以社稷為國家政權的象徵。 (19)伏羲:神話中人類的始祖。 曾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 據說《易經》中的八卦就是他畫的。 (20)堯:傳說中我國父系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領袖。 舜:由堯的推舉,繼任部落聯盟的領袖。 挑選賢才,治理國家,並把治水有功的大禹推為自己的繼承人。 (21)《尚書》載之:《尚書》的第一篇《堯典》,記載了堯禪位給舜的事蹟。 (22)湯:商朝的建立者。 原是商族的領袖,後任用賢相伊尹執政,積聚力量,先後十一次出征,消滅了鄰近幾個部落。 最後一舉滅夏,建立商朝。 武: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繼承文王的遺志,率部東攻,在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大敗商紂王部隊,建立周朝。 (23)詩人歌之:《詩經》中有《商頌》五篇,內容多是對殷代先王先公的讚頌。 (24)三代:夏、商、周。 (25)符瑞:吉祥的徵兆。 漢初思想界盛行「天人感應」之說,此曰「獲符瑞」,指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獵獲了一頭白麟,於是改元「元狩」。 (26)封禪:帝王祭天地的典禮。 秦漢以後成為國家大典。 封,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 禪,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闢出一塊場地祭地。 (27)正朔:正是一年的開始,朔是一月的開始;正朔即指一年的第一天。 古時候改朝換代,都要重新確定何時為一年的第一個月,以示受命于天。 周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秦以夏曆的十月為歲首;漢初承秦制,至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04)改用「太初曆」,才用夏曆的正月為歲首,從此直到清末,歷代沿用。 「改正朔」即指此。 (28)易服色:更改車馬、祭牲的顏色。 秦漢時代,盛行「五德終始說」。 認為每一個朝代在五行中必定占居一德。 與此相應,每一朝代都崇尚一種顏色。 所謂夏朝為水德,故崇尚黑色;商朝為金德,故崇尚白色;周朝為火德,故崇尚赤色;漢初四十年,漢人認為自己是水德 第1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