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1):「先人有言(2):『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3)。 孔子卒後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4),繼《春秋》(5)、本《詩》(6)、《書》(7)、《禮》(8)、《樂》(9)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上大夫壺遂曰(10):「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11):『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12),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13),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絶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14),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 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15),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 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 《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16)。 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17),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18)。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 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 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 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 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 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 夫不通禮義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 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 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 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19),作《易》八卦。 堯舜之盛(20),《尚書》載之(21),禮樂作焉。 湯武之隆(22),詩人歌之(23)。 《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24),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 』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25),封禪(26),改正朔(27),易服色(28),受命于穆清(29),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30),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 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宣盡其意。 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 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 第1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