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馮諼(xuān宣):《史記·孟嘗君列傳》作馮驩。 (2)屬:通「囑」,叮囑,求告。 孟嘗君:姓田,名文,孟嘗君為其號,齊威王之孫,襲其父田嬰之封邑于薛,因此又稱薛公。 關於「孟嘗」,近年出土戰國齊陶器,一器刻有製器人籍貫為「孟棠」,棠、嘗古音通,可知「孟嘗」為邑名,與平原、信陵、春申三公子以地名稱君者同例。 (3)草具:指粗劣的食物。 (4)魚客:原作「客」,今從一本增魚字,與下文的車客照應。 孟嘗君分食客為上中下三等,下客住傳舍,食菜;中客住幸舍,食魚,故又稱魚客;上客住代舍,食肉,出有輿車,故又稱車客。 (5)客:用作動詞。 (6)責(zhài寨):同債。 薛:本為任姓古國(地當今山東滕縣南),春秋後期為齊迫遷至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卒為齊所滅,戰國時為齊邑。 齊湣王三年,封其叔田嬰于薛。 (7)憒(kuì愧):昏亂。 (8)懧(nuò諾):同「懦」。 (9)約:纏束,這裡指把馬套上車。 (10)券契:指放債的憑證。 券分為兩半,雙方各執其一,履行契約時拼而相契合,即下文所說「合券」。 (11)市:購買。 反:同「返」。 (12)矯命:假托命令。 (13)下陳:堂下,台階之下。 (14)拊:同撫。 子:用作動詞。 子其民:視其民為子。 (15)賈(gù古):求取。 (16)說:同「悅」。 (17)齊王:指齊湣王田地(一作田遂)。 (18)先王:指湣王之父宣王田闢彊。 (19)梁:即魏國。 當時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20)梁王:原作惠王,《古文觀止》已改作梁王。 按梁惠王卒於齊威王卒之次年,孟嘗君和齊湣王同為齊威王之孫。 故此時梁王,當是惠王之子或孫。 (21)太傅:春秋時晉國始置,其職為輔弼國君。 賫(jī機):送。 (22)祥:通「詳」,審慎。 (23)被:遭受。 宗廟:古代祭祀祖先的處所。 這裡借指祖先。 (24)纖介:介通芥。 纖維草芥,喻細微。 觸龍說趙太后 《戰國策》 【題 解】公元前265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新立,由太后掌實權。 秦乘機攻趙,連拔三城,趙形勢告急。 此時只有連齊抗秦,才是上策。 本篇寫觸龍在太后盛怒、堅決拒諫的情況下,先避開矛盾,然後委婉地指出太后對幼子的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愛。 由於說理透徹,使趙太后改變了原來的固執態度。 觸龍對「王孫」「公子」們「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必將導致「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的警闢之見,至今仍有鑒戒作用。 觸龍,原作「觸讋」,《史記·趙世家》作「觸龍」,《漢書·古今人表》也作「左師觸龍」。 今本《戰國策》誤合「龍言」二字,遂成「讋」。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戰國縱橫家帛書,中有觸龍見趙太后章,正作觸龍。 現據以改正。 趙太后新用事(1),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 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2),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3)。 太后盛氣而揖之(4)。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5),故願望見太后。 」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 」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耳(6)。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7),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婦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第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