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李林甫居相位一十九年,誅鋤海內人望。 自儲君以下,無不累息。 初開元後,姚宋等一二老臣,多獻可替否,以爭天下大體。 天下既理,上心亦泰。 張九齡上所拔,頗以後進少之。 九齡尤謇諤,數犯上,上怒而逐之。 上雄才豁達,任人不疑。 晚得林甫,養成君欲,未嘗有逆耳之言,上愛之。 遂深居高枕,以富貴自樂。 大臣以下,罕得對見,事無大小,責成林甫。 林甫雖不文,而明練吏事,慎守綱紀,衣冠非常調,無進用之門。 而陰賊忍殺,未嘗以愛憎見于容色。 上左右者雖饔人廝養,無不略之,故動靜輒知。 李適之初入相,疏而不密,林甫賣之。 乃曰:「華山之下有金礦焉,采之可以富國。 上未知之耳。 」適之善其言,他日,從容以奏,上悅。 顧問林甫,林甫曰:「臣知之久矣。 華山陛下本命也,王氣所在,不可發之。 故臣不敢言。 」上遂薄適之。 因曰:「自今奏事,先與林甫議之,無輕脫。 」自是適之束手矣。 非其所引進,皆以罪誅。 威震海內,諫官但持祿養資,無敢論事。 獨補缺杜中猶再上疏。 翌日,被黜為下邽令。 林甫召諸諫官謂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何用多言。 君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食三品料;及其一鳴,即黜去。 雖欲再鳴,其可得乎。 」由是諫諍之路絶失。 晚年多冤仇,懼其報復。 出廣車仆,金吾靜街,前驅百步之外。 居則以磚壘屋,以板幙牆。 家人警衛,如禦大敵。 其自防也如此。 故事,宰臣騎從,三五人而已。 士庶不避于路。 至是騎從百餘人,為左右翼,公卿以下趨避,自林甫始也。 (出《譚賓錄》) 【譯文】 唐玄宗在東都洛陽,宮中閙鬼怪。 第二天,玄宗召集宰相們上朝議事,說自己想回駕西京長安。 宰相裴稷山、張曲江勸阻說:「老百姓現在正忙於收割打場,請皇上等候到冬閒時再回駕西京吧。 」當時,李林甫剛剛升任宰相。 他心中暗暗體察到玄宗欲回駕長安的原因,待到退朝時,他假裝腳瘸留在後面。 玄宗皇帝問:「腳怎麼瘸了?」李林甫回答說:「我的腳沒有病,不瘸。 我是想單獨向皇上談談我對回駕西京的看法。 」於是李林甫對玄宗皇帝說:「洛陽、長安二京,乃是皇上的東宮與西宮。 皇帝要上哪宮,難道還用選擇日子嗎?如果會妨礙百姓們收割、打場。 單獨免去他們的過路賦稅就可以了嗎。 我請求皇上允許我指示有關部門,說皇上馬上就回駕西京,您看如何?」玄宗皇帝非常高興。 就在這一天回駕長安,再也沒有上東都洛陽來。 過了十多天,裴耀卿、張九齡(按:即裴稷山、張曲江。 )都被免除宰相職務,玄宗皇上提升朔方節度使牛仙客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領朔方節度使。 第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