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字文和,清河貝丘人。 官府徵召不去就職。 精心鑽研典籍,在鄉黨中聞名,年齡三十五歲。 太始五年七月十三日半夜,忽然心痛而死,心上稍溫,身體能屈能伸,屍體放了十天突然喘氣聲象雷鳴一樣從咽喉中發出。 眼睛睜開,要水喝,喝完就起來了。 他說他剛死的時候,有兩個乘黃馬的人,兩個兵士跟着,只是說要抓他去。 兩個人就扶着趙泰的胳膊向東走,不知走了幾里,便看見一座大城。 城高大雄偉莊嚴。 從城的西門進去。 看見官府的房舍,有兩重黑門,幾十間房屋。 男女有五六十人。 主官穿著黑色的單衣,把趙泰的名排在第三十上。 等一會被叫進去。 官員面向西坐著,核對姓名。 又從南面進入黑門。 一人穿著深紅色的衣服,坐在大堂下,按順序喊名,問活着時幹過什麼,有什麼罪過,建立那些功德,作了哪些好事。 說的人各個都說的不同。 主管說允許你們陳述。 往常派六師督錄使者,在人間,記載各自所作的善行惡事,來檢查驗證。 人死有三條險惡的路,以殺生酬神祭祀最重。 應當對信佛遵守僧之五戒十善者,廣發善心,生在福中,安穩而無為。 趙泰答道自己一點也沒做什麼惡事。 訊問完之後,就讓他做水官監作吏,統帥一千多人,往江岸上運沙築堤,他們整天勞苦而悲傷。 後悔自己在世時沒做善事,現在落到這種地步。 以後又轉為水官都督,總管牢獄中的事,送給他一匹馬,到東面地獄去巡視。 又到泥犁地獄,有男子六千多人,有火樹,周圍五十多步,高千丈,四邊都有劍,樹上着火,從頂上落下一十一五的人落到火劍上,穿透了他的身體。 並說:「這些人咒罵犯罪,搶奪別人的財物,傷害良善。 」趙泰看見父母和一個弟弟也在這獄中哭泣,又看見兩個人拿來文書,下令給獄吏,說有三個人,他家供佛,因在寺中懸掛旗子虔誠燒香,唸法華經的咒語,免除他們生時的罪過。 就走出福舍,已看見還是穿著平常的衣服,又到了一門,據說是開光大殿,有三重黑門,都是白壁紅柱。 這三個人就進去了。 看見一大殿,珍寶映日,堂前有兩個獅子,並排趴在那駝着金玉床,說是叫獅子之座。 又看見一個大人身高一丈多,滿面金色,脖子上有日光,坐在這個床上。 站立侍候的和尚很多,周圍的人叫他真人菩薩。 看到泰山府君來拜禮,趙泰問官吏他是什麼人,官吏說:「這是名佛,天上天下解救人的法師。 」於是就聽到佛說:「現在想要度這些惡道上的人和那些地獄的人都出去。 」時辰一到,就有一萬九千多人,一下子出去了,地獄便空了。 又看見喊十個人,應當升上天,有車馬迎接他們,於是他們升空而去。 又看見一城,吏說:周圍有二百多里,名叫受變形城。 ”又說:「從來不學道法,而地獄考查已經完畢的人,應當到這座城,重新聽從安排。 於是進入北門,看見幾千幾百間土房子,中間有個大瓦房,寬五十多步。 下面有五百多個官吏,對錄人名,作好事壞事的情況。 擺在面前的是變身形的路。 於是就跟着他去的地方走。 殺人的說是當做蜉蝣蟲,早上生晚上死。 若變成人,常常是短命的。 偷盜的變作豬羊,殺了肉讓人嘗。 淫逸的人變作鵠鶩蛇身。 壞人的人變作鴟鴸、鵂鶹,討厭它們的聲音,人聽到都詛咒讓它們死。 抵債的作驢馬牛魚鱉之類。 大屋子下面有地房朝向北面,一門朝南。 叫他跟着從北門進去,又從南門走出來的,都變身形為鳥獸。 又看見一城,縱橫百里,那裡居的人安居樂業,說:“在世時不作惡事,也不做好事,應當在鬼住的地方度過一千年,才能出去變成人。 又看見一城,寬有五千餘步,名叫地中,懲罰被貶謫的人,不能忍受痛苦。 男女有五六萬,都是裸體沒有穿衣服。 饑餓睏乏互相攙扶,看見趙泰叩頭啼哭。 趙泰巡查完畢回來。 主管的人問:“地獄的法律如何,你沒罪,所以讓你作水官都督,不然就和獄中的人沒有什麼不同的。 」趙泰問人在世上以什麼為樂事呢?主管的人說:「唯獨信奉佛教做佛的弟子。 精心唸經不違犯佛教的禁戒為樂事。 」又問:「沒奉佛教時,罪惡如山;現在信奉佛法,他的罪過能解除嗎?」回答說:「都能解除。 」主管的人又召都錄使者,問趙泰什麼原因死的。 使者打開滕檢年紀的冊子,說:「算壽命還有三十年,意外地被惡鬼所纏,現在打發他回家。 」從此大大小小都發誓信奉佛教,從祖輩到子弟,都懸掛幡葢,誦讀法華經作福事。 釋慧進 前齊永明中,楊都高座寺釋慧進者,少雄勇遊俠。 年四十,忽悟非常,因出家,蔬食布衣,誓誦法華,用心勞苦,執卷便病。 乃發願造百部以悔先障,始聚得一千六百文。 賊來索物,進示經錢,賊慚而退。 爾後遂成百部,故病亦愈。 誦經既廣,情願又滿,回此誦業,願生安養。 聞空中告曰:「法願已足,必得往生。 」無病而卒,八十餘矣。 (出《祥異記》。 明抄本作出《冥異記》,按見《冥祥記》。 ) 【譯文】 前齊永明年中,楊都高座寺的和尚慧進,年少英勇有義俠精神。 年紀四十歲時,忽然間明白過來,於是就出家。 食粗糧穿布衣,發誓誦讀法華經,用心苦誦,積勞成病。 發誓要造百部經書來贖先前的罪孽,開始攢了一千六百文,賊來搶財物,慧進向賊說這是買經書的錢,賊慚愧而退。 以後就造成了一百部經書,因此病也就好了。 經書讀得多,又滿足了自己的心願,從此一心誦經,願平生安樂。 忽聽空中告訴他說:「法願已足,一定能夠延壽。 」一直活到八十多歲無病而死。 沙門法尚 齊武帝時,東山人握(「握」疑是「掘」。 )土見一物,狀如兩唇,其中舌,鮮紅赤色。 以事奏聞,帝問道俗。 沙門法尚曰:「此持法華者亡相不壞也。 誦滿千遍,其驗征矣。 」乃集持法華者,圍繞誦經,才發聲,其唇舌一時鼓動。 見者毛豎,以事奏聞。 詔石函緘之。 (出梁《高僧傳》。 《法苑珠林》三五、八五兩引俱作出《旌異記》,此北齊事,不當見梁《高僧傳》) 【譯文】 齊武帝時,東山人挖土看見一個東西,形狀象兩個嘴唇,中間有舌頭,顏色鮮紅。 皇帝聞奏問道俗兩界。 和尚法尚說:「這是唸法華經的人死亡之後不腐壞。 誦完一千遍後,它的靈驗必顯。 」於是就召集唸法華經的人,圍繞着它誦讀經書,才發聲,該唇舌一齊鼓動。 看到的人驚得毛髮豎立。 又把此景上奏。 於是下詔書用石匣子封上它。 釋弘明 齊釋弘明,會稽山陰人也。 少出家,貞苦有戒節,止山陰雲門寺。 誦法華,習禪定,精勤禮懺,六時不輟。 每旦則水瓶自滿實,感諸天童子,以為給使也。 每明坐禪,虎常伏于室內。 (出《法苑珠林》) 【譯文】 南齊時和尚弘明,是會稽山陰人。 少年出家,貞忠吃苦守戒律,在山陰雲門寺。 每天誦讀法華經,學習佛法,精心勤懇讀誦,整日不停。 每天早晨水瓶自然而滿,感動了天童子給做的。 每天天亮坐禪,老虎常常趴在室內。 釋志湛 後魏末,齊州釋志湛者,住太山北邃谷中啣草寺。 省事少言,人鳥不亂,恆誦法華。 將終時,神僧寶志謂梁武帝曰:「北方啣草寺須陁洹聖僧,今日滅度。 」湛之亡也。 無惱而化。 兩手各舒一指,有梵僧云:「斯初果人也。 」還葬山中。 後發看之,唯舌如故。 眾為立塔表焉。 (出《法苑珠林》) 【譯文】 第1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二》
第1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