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郡草聖僧人懷浚,不知是什麼地方人,唐昭宗乾寧初年到了秭歸。 他能預測未來的事情,每次都像神靈一樣準確。 愛好草書,對於儒教、佛教、道教等思想學說,乃至于詩歌、筆記、小說等文字,無不廣泛涉獵,都能駕馭運用。 別人跟他說話時,他只是哼哼哈哈而已。 鄉裡人都把他當做神人聖人看待。 秭歸刺史于公以「惑眾」之罪名把他綁了去審問,他用詩歌代替狀子道:「家在閩川西復西,其中歲歲有鶯啼。 如今不在鶯啼處,鶯在舊時啼處啼。 」又一次審問他,他又用詩回答道:「家住閩川東復東,其中歲歲有花紅。 而今不在紅花處,花在舊時紅處紅。 」郡守以為他是異人,就把他釋放了。 推究他的那兩首詩的含義。 似乎說的是在海中的事,懷浚莫非是杯渡之流嗎?過路的行人在路過此地時,必定泊船停車前去訪問他。 他在告訴人家吉凶之事時,只寫幾句文字,一直不明說。 事過之後,往往都能應驗。 荊南大校尉周崇賓訪向他時,他寫了幾個字送給他,這幾個字是:「付皇都勘」。 爾後氏入朝進貢,因為朝廷軍隊南下討伐,周崇賓被拘囚在南府,終於被殺死了。 押衙孫道能訪向他時,他寫的幾個字是:「付竹林寺」。 這年孫道能死了,安葬的地點就是過去一座竹林寺的舊址。 皇甫鉉知州訪問他時,他畫了一個人帶著枷,有一女子在旁邊。 後來皇甫鉉因為娶了民家女子一事吃了官司,被關押在官府裡。 波斯人穆昭嗣年幼時愛好製藥的技術,跟着父親去訪問懷浚時,懷浚畫了一個道士手把胡盧坐在雲端,並在畫上題字道:「指揮使高牒衙推。 」穆昭嗣後來因為藥做得好,很有療效,南平王高從海給一套官服,讓他統攝府內衙推。 南平王出師討伐荊州時,懷浚師寄給南平王兩句詩:「馬頭漸入揚州路,親眷應須洗眼前。 」這一年南平王輸誠于淮海,才得以解脫了重圍。 類似的例子很多,其他的就不能一件件都寫在這裡了。 有一天,懷浚在院子內的芭蕉葉上題寫道:「今日還債。 」因為州縣之中沒有比他更貧窮的,所以當天並沒人殺害他。 後來有一天被人害死了,屍體就象活着時一樣,表情很自然,刺史高公將他遺體火化了。 智者禪師 唐越州山陰縣有智禪師。 院內有池,恆贖生以放之。 有一鼉,長三尺,恆食其魚。 禪師患之,取鼉送向禹王廟前池中。 至夜還來。 禪師咒之曰:「汝勿食我魚,即從汝在此。 」鼉於是出外放糞,皆是青泥。 禪師每至池上,喚鼉即出,于師前伏地。 經數十年,漸長七八尺。 禪師亡後,鼉亦不復見。 (出《朝野僉載》) 【譯文】 唐代,越州山陰縣有個智禪師。 寺廟院裡有個池塘,他經常贖回被人撲撈的生物放到池塘裡。 池塘裡有一隻大鱷魚,有三尺長,總吃池塘裡的魚。 禪師把它當作禍患,便把它送到禹王廟前面的池塘裡去了。 到了夜晚,這只大鱷魚又自己回來了。 禪師對它詛咒道:「你不吃我的魚,就隨你獃在這裡。 」從此,鱷魚到池塘外面排糞時,排出的全是黑泥。 禪師到池邊一召喚它就爬上來,趴在禪師面前。 過了幾十年,這只鱷魚慢慢長到七八尺長。 禪師去世後,鱷魚也看不到了。 法本 晉天福中,考功員外趙洙言:近日有僧自相州來。 云:「貧道于襄州禪院內與一僧名法本同過夏,朝昏共處,心地相洽。 法本常言曰:『貧道于相州西山中住持竹林寺,寺前有石砫。 他日有暇,請必相訪。 』」其僧追念此言,因往彼尋訪。 洎至山下村中,投一蘭若寄宿。 問其村僧曰,此去竹林寺近遠。 僧乃遙指孤峰之側曰:「彼處是也。 古老相傳,昔聖賢所居之地。 今則但有名存焉,故無院舍。 」僧疑之,詰朝而往。 既至竹林叢中,果有石砫,罔然不知其涯涘。 當法本臨別云:「但扣其柱,即見其人。 」其僧乃以小杖扣柱數聲。 乃風雨四起,咫尺莫窺。 俄然耳目豁開,樓台對峙,身在山門之下。 逡巡,法本自內而出,見之甚喜,問南中之舊事。 乃引其僧,度重門,升秘殿,參其尊宿。 尊宿問其故,法本云:「早年相州同過夏,期此相訪,故及山門也。 」尊宿曰:「可飯後請出,在此無座位。 」食畢,法本送至山門相別。 既而天地昏暗,不知所進。 頃之,宛在竹叢中石砫之側,余並莫睹。 即知聖賢之在世,隱顯難涯,豈金粟如來獨能化見者乎。 (出《玉堂閒話》) 【譯文】 晉朝天福年間,考功員外趙洙說,近日有個僧人從相州來到京城,對他說:「貧道在襄州禪院裡與一個叫法本的僧人一起避暑,朝夕共處,情投意合。 法本經常說:『貧道在相州西山中住持竹林寺,寺前有石砫。 他日有閒暇時,請你一定去訪向我。 』」這位僧人一直惦記着法本的話,便去相州尋訪法本。 他到了相州西山下的村莊,在一座寺廟裡寄宿。 他問村裡的僧人,去竹林寺還有多遠。 村中僧人指着遠處孤峰的側面說:「那個地方就是竹林寺。 自古以來代代相傳,說那個地方是從前聖賢所居之地。 但是現在只保留下竹林寺的名稱,並沒有寺院房舍。 」這位僧人表示懷疑,第二天一早就朝那裡走去。 走到竹林叢中,果然看到有石砫,但除了石砫之外,再也看不到可供找尋的標誌。 他想起法本臨別時說過,只要敲上石砫就能見到他本人,於是就用手中的小錫杖敲了石砫幾下。 頓時風雨四起,眼前漆黑一團,咫尺之內都看不見東西。 眨眼之間又豁然開朗,耳目為之一新,只見樓台雙雙聳立,自己就站在寺廟的山門跟前。 不大一會兒,法本從寺內走了出來,兩人相見十分高興,又問起當初在襄州相處時的往事,然後就領着這位僧人穿過重門,走上秘殿,參見法本的老前輩。 老前輩詢問法本為什麼領進這位僧人來,法本說:「早年在相州一起避暑時,約他來此訪問我,所以他才來到山門下的。 」老人家說:「請他吃過飯後就出去吧。 在這裡沒有他的座位。 」吃完飯後,法本送他到山門。 於是兩人相別。 他與法本剛剛分手,就見眼前天昏地暗,不知該往哪裡走。 轉眼之間,他已站在竹林叢中石砫旁邊,剛纔看到的一切全不見了。 由此可知,古代聖賢在世間是存在的,只不過他們的存在或隱或顯很難辨清而已;豈止像金粟如來等能夠化身而出現在世上呢! 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 僧惠祥 阿育王像 王淮之 惠凝 靈隱寺 侯慶 大業客僧 蛤像 光明寺 十光佛 李大安 韋知十 劉公信妻 僧惠祥 東晉義熙初,金陵長干寺僧惠祥與法向連堂而居。 夜四更中,惠祥遙喚向暫來。 嚮往視祥,祥仰眠,交手胸(胸原作腦,據明抄本改)上。 云:「可解我手足繩。 」向曰:「並無繩也。 」惠祥因得轉動,云:「適有人眾縛我手足,鞭棰交下,問何故嚙虱,又語祥云:『若更不止,當入于兩山間磕之。 』」祥自後戒于嚙虱焉。 (出《三教珠英》) 【譯文】 第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二》
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