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貞元初年,虞卿縣普通百姓的一個女兒,年齡有十多歲,在井邊洗魚。 魚跳出來掉落井中,小女孩去追魚,也落到井中。 井中有個老頭接着小女孩把她抱住,進到井壁旁邊空處一百多步,看見了堂屋,那裡很美,潔淨明亮又寬敞。 有個老太太在正中間坐著,左右侍候的人很多。 老頭告訴小女孩說:「你可以參拜,叫她阿姑。 」小女孩留連了幾天,吃的是珍奇的飯菜、甘甜的果品,小女孩都不想回家去了。 老太太說:「你的父母想你,你不能再逗留了。 」老頭把她捧着送到井上,又贈給她兩枚金錢。 父母看見了女兒,驚喜地跑去接她。 小女孩就閉着眼睛把手握成拳頭,大聲喊着要兩個盤子來。 等到把盤子拿來了,她又嫌盤子腥,讓用草灰洗,這才把錢放到盤子中,每個錢放到一個盤子中。 於是小女孩鬆了手睜開了眼睛,跟原來一樣。 但她從此不吃飯菜,只喝茶和湯水。 過了幾天,又嫌住處污穢,請求到道觀中去修行。 一年多了,有個過往的客人在道觀的院門口乘涼,順便就睡熟了,忽然夢見披着金甲拿着朱戈的人吆喝他說:「仙官在此,你怎麼敢衝撞?」那個過客驚醒了,嚇出一身汗,慌忙離開這裡。 後來不知那女子到哪裡去了。 蕭氏乳母 蕭氏乳母,自言初生遭荒亂,父母度其必不全,遂將往南山,盛于被中,棄于石上,眾跡罕及。 俄有遇難者數人,見而憐之,相與(與字原闕,據明抄本補)將歸土龕下,以泉水浸松葉點其口。 數日,益康強。 歲余能言,不復食餘物,但食松柏耳。 口鼻拂拂有毛出。 至五六歲,覺身輕騰空,可及丈餘。 有少異兒,或三或五,引與遊戲,不知所從。 肘腋間亦漸出綠毛,近尺餘,身稍能飛,與異兒群游海上,至王母宮,聽天樂,食靈果。 然每月一到所養翁母家,或以名花雜藥獻之。 後十年,賊平,本父母來山中,將求其餘骨葬之,見其所養者,具言始末。 涕泣。 累夕伺之,期得一見。 頃之遂至,坐檐上,不肯下。 父望之悲泣。 所養者謂曰:「此是汝真父母,何不一下來看也?」掉頭不答,飛空而去。 父母回及家,憶之不已。 及買果慄,揭糧復往,以俟其來。 數日又至,遣所養姥招之,遂自空際而下。 父母走前抱之,號泣良久,喻以歸還。 曰:「某在此甚樂,不願歸也。 」父母以所持果飼之,逡巡,異兒等十數至,息于檐樹,呼曰:「同遊去,天宮正作樂。 」乃出。 將奮身,復墮于地。 諸兒齊聲曰:食俗物矣,苦哉!”遂散。 父母挈之以歸,嫁為人妻,生子二人,又屬饑儉,乃為乳母。 (出《逸史》) 【譯文】 蕭氏乳母自己說她剛生下時遭遇荒亂,父母估計她的命一定不能保全,就把她帶到南山,用被子包着棄在石頭上。 那裡人跡很少到達。 忽然遇到幾個逃難的人,看到她覺得很可憐,就共同把她帶回土龕下,用泉水浸泡松葉點到她的口中。 幾天以後,她越來越健康強壯。 一年多就能說話了,從此不再吃東西,只吃松柏而已。 口角鼻端不時有毛長出來。 到了五六歲的時候,覺得身體輕健,能騰空而起,可以達到一丈多高。 有一些年少奇異的小孩,有時三人有時五人,領着她跟她作遊戲,不知從哪裡來的。 她的肘腋間又漸漸生出綠毛,有一尺多長,身子稍稍能飛起來,與那些奇異的孩子成群地到海上去遊玩,來到了王母娘娘的宮殿,聽天上的音樂,吃仙人用的果子。 然而每個月她都要到她的養父母家裡去一次,有時把名花和雜藥獻給他們。 十年以後,叛亂被平定,她的親生父母來到山中,打算尋找她的骨骸為她安葬。 他們見到了女兒的養父母,養父母詳細地敘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都哭了。 他的親生父母一連幾個夜晚等着她,指望見她一面。 不久,她就來了,坐在屋檐上不肯下來。 她的父親望着她流下悲傷的眼淚。 她的養父母說:「這是你的親生父母,為什麼不下來看一看呢?」她轉過頭去不回答,飛到空中離去了。 她的父母回到家裡,不斷地思念她,就買了水果栗子,挑着糧食又去了,等待她到來。 幾天以後,她又來了,父母讓她的養母招呼她,她就從空中下來了。 她的父母走上前去抱住她,哭泣了很久,告訴她要把她領回去。 她說:「我在這裡很快樂,不願意回去。 」父母把從家裡帶來的水果給她吃。 不一會兒,十幾個奇兒來了,停留在檐前樹上,招呼她說:「一同玩去,天宮正在奏樂。 」她就出去,剛要騰起身來,又掉落到地上,眾奇兒齊聲說:「你吃俗物了!苦啊!」說完就散去了。 父母把她領回家去,嫁給別人作妻子,生下兩個孩子,又接連遇到饑荒年月,家裡很貧窮,就給人做了奶媽了。 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 謝自然 盧眉娘 第2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一》
第2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