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初,有元徹、柳實者,居于衡山。 二公俱有從父為官浙右。 李庶人連累,各竄于歡、愛州。 二公共結行李而往省焉。 至于廉州合浦縣,登舟而欲越海,將抵交趾,艤舟于合浦岸。 夜有村人饗神,簫鼓喧嘩。 舟人與二公僕吏齊往看焉。 夜將午,俄颶風歘起,斷纜漂舟,入于大海,莫知所適。 罥長鯨之鬐,搶巨鰲之背,浪浮雪嶠,日湧火輪。 觸蛟室而梭停,撞蜃樓而瓦解。 擺簸數四,幾欲傾沉,然後抵孤島而風止。 二公愁悶而陟焉,見天王尊像,瑩然于嶺所,有金爐香燼,而別無一物。 二公周覽之次,忽睹海面上有巨獸,出首四顧,若有察聽,牙森劍戟,目閃電光,良久而沒。 逡巡,復有紫雲自海面湧出,漫衍數百步,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餘丈,葉葉而綻,內有帳幄,若綉綺錯雜,耀奪人眼。 又見虹橋忽展,直抵于島上。 俄有雙鬟侍女,捧玉合,持金爐,自蓮葉而來天尊所,易其殘燼,炷以異香。 二公見之,前告叩頭,辭理哀酸,求返人世。 雙鬟不答。 二公請益良久。 女曰:「子是何人,而遽至此。 」二公具以實白之。 女曰:「少頃有玉虛尊師當降此島,與南溟夫人會約。 子但堅請之,將有所遂。 」言訖,有道士乘白鹿,馭彩霞,直降于島上。 二公並拜而泣告。 尊師憫之曰:「子可隨此女而謁南溟夫人,當有歸期,可無礙矣。 」尊師語雙鬟曰:「余暫修真畢,當詣彼。 」二子受教,至帳前行拜謁之禮。 見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紅流膩艷,神澄沆瀣,氣肅滄溟。 二子告以姓字。 夫人哂之曰:「昔時天台有劉晨,今有柳實;昔有阮肇,今有元徹;昔時有劉阮,今有元柳:莫非天也。 設二榻而坐。 俄頃尊師至,夫人迎拜,遂還坐。 有仙娥數輩,奏笙簧簫笛。 旁列鸞鳳之歌舞,雅合節奏。 二子恍惚。 若夢于鈞天,即人世罕聞見矣。 遂命飛觴。 忽有玄鶴,銜彩牋自空而至曰:“安期生知尊師赴南溟會,暫請枉駕。 」尊師讀之,謂玄鶴曰:「尋當至彼。 」尊師語夫人曰:「與安期生間闊千年,不值南遊,無因訪話。 」夫人遂促侍女進饌,玉器光潔。 夫人對食,而二子不得餉。 尊師曰:「二子雖未合餉,然為求人間之食而餉之。 」夫人曰:「然!」即別進饌,乃人間味也。 尊師食畢,懷中出丹籙一卷而授夫人。 夫人拜而受之,遂告去。 回顧二子曰:「子有道骨,歸乃不難;然邂逅相遇,合有靈藥相貺。 子但宿分自有師,吾不當為子師耳。 」二子拜。 尊師遂去。 俄海上有武夫,長數丈,衣金甲,仗劍而進曰:「奉使天真清道(道原作進,據陳校本改)不謹,法當顯戮,今已行刑。 」遂趨而沒。 夫人命侍女紫衣鳳冠者曰:「可送客去。 而所乘者何?」侍女曰:「有百花橋可馭二子。 」二子感謝拜別。 夫人贈以玉壺一枚,高尺餘。 夫人命筆題玉壺詩贈曰:「來從一葉舟中來,去向百花橋上去。 若到人間扣玉壺。 鴛鴦自解分明語。 」俄有橋長數百步,欄檻之上,皆有異花。 二子于花間潛窺,見千龍萬蛇,遽相交繞為橋之柱。 又見昔海上獸,已身首異處,浮于波上。 二子因詰使者。 使者曰:「此獸為不知二君故也。 」使者曰:「我不當為使而送子,蓋有深意欲奉托,強為此行。 」遂襟帶間解一琥珀合子,中有物隱隱若蜘蛛形狀,謂二子曰:「吾輩水仙也。 水仙陰也,而無男子。 吾昔遇番禺少年,情之至而有子,未三歲,合棄之。 夫人命與南嶽神為子,其來久矣。 聞南嶽回雁峰使者,有事于水府。 返日,憑寄吾子所弄玉環往,而使者隱之,吾頗為恨。 望二君子為持此合子至回雁峰下,訪使者廟而投之,當有異變。 倘得玉環,為送吾子。 吾子亦自當有報效耳。 慎勿啟之。 」二子受之,謂使者曰:「夫人詩云:『若到人間扣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 』何也?」曰:「子歸有事,但扣玉壺,當有鴛鴦應之,事無不從矣。 」又曰:「玉虛尊師云,吾輩自有師,師復是誰?」曰:「南嶽太極先生耳。 當自遇之。 」遂與使者告別。 橋之盡所,即昔日合浦之維舟處,回視已無橋矣。 二子詢之,時已一十二年。 歡、愛二州親屬,已殞謝矣。 問道將歸衡山,中途因餒而扣壺,遂有鴛鴦語曰:「若欲飲食,前行自遇耳。 」俄而道左有盤饌豐備,二子食之。 而數日不思他味。 尋即達家。 昔日童稚,已弱冠矣。 然二子妻各謝世已三晝。 家人輩悲喜不勝,曰:「人云郎君亡沒大海,服闋已九秋矣。 」二子厭人世,體以清虛,睹妻子喪,不甚悲感,遂相與直抵回雁峰,訪使者廟,以合子投之。 倏有黑龍長數丈,激風噴電,折樹揭屋,霹靂一聲而廟立碎。 二子顫慄,不敢熟視。 空中乃有擲玉環者。 二子取之而送南嶽廟。 及歸,有黃衣少年,持二金合子,各到二子家曰:「郎君令持此藥,曰還魂膏,而報二君子。 家有斃者,雖一甲子,猶能涂頂而活。 」受之而使者不見。 二子遂以活妻室,後共尋雲水,訪太極先生,而曾無影響,悶卻歸。 因大雪,見大。 叟曰:「吾貯玉液者,亡來數十甲子。 甚喜再見。 」二子因隨詣祝融峰,自此而得道,不重見耳。 (出《續仙傳》) 【譯文】 第1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一》
第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