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神龍元年時,房州竹山縣有個百姓叫陰隱客,家裡很富。 他在自家莊園的後面打井,打了兩年鑿下去一千多尺仍然沒有水,但他仍堅持不懈地往下鑿。 又打了一個多月,打井工人忽然聽見地下有鷄叫狗咬和鳥雀的叫聲,再往下鑿了幾尺,井壁上出現了一個石洞,工人就從洞口鑽進去。 起初幾十步沒看見什麼,只是摸着石壁側着身子向前去。 石洞一拐彎,突然看見了日月的光亮,工人就接着走下去,石洞盡頭連着一個山峰,工人就從洞口下了山,站直了身子一看,竟來到另一個世界。 那山峰的一側有萬丈高,千山萬谷都像是神仙境界。 山中的岩石都是碧藍的琉璃色,每道山谷中都有金銀建成的宮殿。 山中還有些大樹,樹幹像竹子似的有節,樹葉像芭蕉葉,開着盤子一樣大的紫花。 很多翅膀像扇子一樣大的五色彩蝶在花間飛來飛去,還有像仙鶴的五色鳥在樹梢間飛翔。 每條峽谷中都有一眼清澈如鏡的山泉,還有一眼白泉,泉水像乳一樣白。 工人來到一座宮殿前,想進去打聽一下這是什麼地方。 抬頭見宮門上掛着一塊匾,上寫「天桂山宮」四個銀字。 這時,宮門內的兩間閣房裡跑出來兩個人,神色很吃驚。 這兩個人都五尺多高,面貌像童子,紅唇白齒,頭髮鬍子像青絲一樣光澤稠密。 他們穿的衣服非常輕柔,像是白霧綠煙織成的,頭上戴着金冠,但卻光着腳。 他倆問工人:「你到這兒來做什麼?」工人就說了他來的經過,還沒說完,宮門中又湧出來好幾十人,都說這裡怎麼有一股混濁的氣味,並責備守宮門的人。 兩個守門人惶恐地說:「有個外界的工人突然闖到這兒來打聽道兒,所以沒有奏報。 」不一會兒,有個穿紅衣的人來傳達命令,讓門官把工人遣送回去,但要禮貌地對待工人,工人趕忙拜謝。 這時門官說:「你既然已經來了,為什麼不請求在這裡遊覽一下然後再回去呢?」工人說:「我便是有這個想法,但剛纔沒敢。 如果您方便的話,懇求您替我請求一下吧。 」門官就往宮門裡遞進去一隻玉版,玉版立刻就傳了出來。 門官拿到玉版後,就領工人到一口清泉前,讓他洗了澡並洗了衣服,然後又領他到一口白泉邊讓他洗臉漱口。 工人漱口時,覺得那白泉水十分甜美,就用手捧水喝了好幾口,感到又像醉又很飽了。 門官領他到各個宮殿遊覽,但只準在門口,不許進去。 這樣走了半天,來到山腳下,見有一個都城,城中的宮殿城樓都是用金銀或美玉建造的,城門上用玉石鑲嵌着三個大字「梯仙國」。 工人問門官「梯仙國」是怎麼回事,門官說:「凡是剛成仙的人就送進這梯仙國中,然後在這裡繼續修行七十萬天,才能升入天宮,到達三十二位天帝所住的玉京,或者到蓬萊仙洲,或者到神仙聚居的崑崙閬苑,或者到神女們居住的姑射山,然後才能得到仙界的官位,被授予符命和官印,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界飛翔了。 」工人又問道:「這裡既然是仙國,怎麼會在我們人世上國家的下面呢?」門官說:「這裡只是下界的上仙國,你們國家的上面,還有一個和這裡一樣的仙國,也叫梯仙國,和這裡完全一樣。 」說完後就讓工人就此結束遊覽,然後又領他上山找到來時的路,並讓他又喝了幾口白泉裡的水。 到了山頂,工人找他來時的那個洞穴,門官說:「你來到這裡雖然不大一會,但人間已過去好幾十年了,再從你來時的洞走就走不通了。 等我去向上面奏請為你要來通天關的鑰匙,然後送你回去。 」工人連忙拜謝。 不一會兒,門官拿着金印和玉版回來,領着工人從另外一條路走上去,來到一個大門前,門內同樣有很多樓閣,門前有幾個人都跪在地上迎接,門官出示了金印,讀了玉版上寫的命令,門就自動打開了。 門官領着工人向門裡走,剛一進門,工人就覺得身子像騰雲駕霧般地飛昇起來,一時什麼也看不見了,只聽得門官在身後喊:「祝你一路平安,替我問候赤城的貞伯!」不一會兒雲開風住,工人發現自己已經在房州北三十里孤星山頂的一個洞中。 他出洞以後,就去尋找陰隱客家,人們告訴他,已經過去了三四代人了。 工人向人講述他為陰隱客家打井的事,誰也不知道這件事了。 工人就自己尋找當初打井的地方,找到原地,只見一個很大的深坑,原來井早就崩塌了。 這時已是德宗貞元七年了。 工人找自己的家,根本就找不到了。 從此以後,工人再也不願在人世停留,就絶食修行,隨意漫遊。 幾年後,有人在四川峨嵋山劍閣旁邊的鷄冠山上遇見過他,後來就不知道他的去處了。 譚宜 譚宜者,陵州民叔皮子也,開元末年生。 生而有異,墮地能言。 數歲之中,身逾六尺,髭鬢風骨,不與常兒同。 不飲不食,行及奔馬。 二十餘歲,忽失所在,遠近異之,以為神人也。 至是父母思念,鄉裡追立廟以祀之。 大曆元年丙午,忽然到家,即霞冠羽衣,真仙流也。 白父母曰:「兒為仙官,不當久有人世。 雖父母憶念,又不宜作此祠廟,恐物所憑,妄作威福,以害於人,請為毀之。 廟基之下,昔藏黃金甚多,撤廟之後,鑿地取金,可以分濟貧民,散遣鄉裡矣。 」言訖,騰空而去。 如其言,毀廟掘地,皆得金焉。 所掘之處,靈泉湧出,澄澈異常,積雨不加,至旱不減。 郡邑禱祝,必有靈應,因名「譚子池」,亦謂之「天池」。 進士周郭藩,為詩以記其事曰:「澄水一百步,世名譚子池。 余詰陵陽叟,此池當因誰?父老謂余說,本郡譚叔皮。 開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墜地便能語,九歲多鬚眉。 不飲亦不食,未嘗言渴饑。 十五能行走,快馬不能追。 二十入山林,一去無還期。 父母憶念深,鄉閭為立祠。 大曆元年春,此兒忽來歸。 頭冠簪鳳凰,身着霓裳衣。 普遍拯疲俗,丁寧告親知。 余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 恐為妖魅假,不如早平夷。 此有黃金藏,鎮在茲廟基。 發掘散生聚,可以救貧羸。 金出繼靈泉,湛若清琉璃。 泓澄表符瑞,水旱無竭時。 言訖辭沖虛,杳靄上玄微。 凡情留不得,攀望眾號悲。 尋稟神仙誡,徹廟斸開窺。 果獲無窮寶,均融沾困危。 巨源出嶺頂,噴湧世間稀。 異境流千古,終年福四維。 」(出《仙傳拾遺》) 【譯文】 第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一》
第92頁